自然界中以電磁波的形式傳播能量都稱為輻射,對輻射尚無所知的人,聽到輻射兩字。內(nèi)心便會掀起恐慌之感。因輻射而導(dǎo)致的人為災(zāi)難確實聳人聽聞,但有的輻射對身體卻有好處。
紫外線輻射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存在于萬物之中。萬物因紫外線輻射而茁壯成長,人為制造的核輻射才會讓人們覺得可怕,核輻射會導(dǎo)致人畸形,也會引發(fā)死亡,核輻射與紫外線輻射。之間的區(qū)別一定要分清。
紫外線輻射:
波長主要為0.15-4微米,其中最大輻射波長平均為0.5微米;地面和大氣輻射波長主要為3-120微米,其中最大輻射波長平均為10微米。習(xí)慣上稱前者為短波輻射,后者為長波輻射。
太陽向宇宙空間發(fā)射的電磁波和粒子流。太陽輻射能在可見光線(0.4~0.76μm)、紅外線(>0.76μm)和紫外線(<0.4μm)分別占50%、43%和7%,即集中于短波波段,故將太陽輻射稱為短波輻射。
核輻射主要是α、β、γ三種射線:
α射線是氦核,β射線是電子,這兩種射線由于穿透力小,影響距離比較近,只要輻射源不進(jìn)入體內(nèi),影響不會太大。
γ射線的穿透力很強(qiáng),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電磁波是很常見的輻射,對人體的影響主要由功率(與場強(qiáng)有關(guān))和頻率決定。通訊用的無線電波是頻率較低的電磁波,如果按照頻率從低到高(波長從長到短)按次序排列,電磁波可以分為:長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遠(yuǎn)紅外線、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γ射線。以可見光為界,頻率低于(波長長于)可見光的電磁波對人體產(chǎn)生的主要是熱效應(yīng),頻率高于可見光的射線對人體主要產(chǎn)生化學(xué)效應(yīng)。
切諾爾貝利核泄漏事件出新的核輻射至今仍會致人傷亡,進(jìn)入周邊地區(qū),仍需要戴上防護(hù)罩,穿上防護(hù)服。核輻射給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zāi)難,而紫外線輻射卻帶來了幸福,這是他們之間最大的區(qū)別。
責(zé)任編輯:李超群
2021.11.23 19:39:37
2021.11.23 19:38:33
2021.11.23 19:37:33
2021.11.23 19:35:27
2021.11.23 19:34:23
2021.10.21 11:20:18
02/25常見的電離輻射有哪些?
05/10飲食防輻射靠譜嗎?
06/12線蟲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06/01軟腐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02/24取暖器輻射對人體有害嗎?
02/23紫外線輻射對人體傷害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