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感冒的中醫(yī)治療法則是什么”,很多人都關(guān)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wǎng)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中醫(yī)學認為感冒是由于風邪乘人體御邪能力不足時,侵襲肺衛(wèi)皮毛所致。四時之中,氣候失常,如春應溫而反寒,夏應熱而反冷等,風邪易侵入人體而感冒,甚至引起時行感冒。引起感冒的原因,雖以風邪為主,但常有所兼夾。臨床上以風寒、風熱兩種證候最為多見。此外,時令之暑、濕、燥邪也能雜感而為病。故又有夾暑、夾濕、夾燥等不同兼證。感冒除風邪侵襲外,尚與體虛和不同素質(zhì)有關(guān)。肺有痰熱,也易發(fā)為本病。 風邪入侵的病位主要在肺衛(wèi),而時行感冒因其感受時邪較重,而全身癥狀比較明顯。年老體弱者抗邪能力差,外邪可由表入里,變生他病。本病一般以實證居多,如體虛感邪則為本虛標實之證,下面來看看流行感冒的中醫(yī)治療法則是什么吧?
癥狀:鼻塞聲重,鼻癢噴嚏,流涕清稀,咳嗽痰多清稀,甚則發(fā)熱惡寒,無汗頭疼,肢體酸痛,舌苔薄白,脈浮緊。治則:辛溫解表,宣肺散寒
方藥:荊防敗毒散
荊芥、防風、柴胡、川芎、枳殼、羌活、獨活、茯苓、桔梗、前胡、甘草。
加減:風寒郁閉較甚,加麻黃、桂枝;咳痰較甚者,加杏仁、浙貝母。
癥狀:惡寒少汗,頭重如裹,肢體關(guān)節(jié)酸楚疼痛,咳嗽聲重,鼻塞流涕,舌苔白膩,脈濡。治則:疏風祛濕,散寒解表。
方藥:羌活勝濕湯
羌活、獨活、藁本、防風、甘草、川芎、蔓荊子。
加減:無汗可加豆卷、蒼術(shù);痰多加半夏、陳皮。
癥狀:發(fā)熱惡風,或微惡寒,頭痛,鼻塞流濁涕,咳嗽痰黃,口干渴,咽喉紅腫疼痛,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治則:辛涼解表,宣肺散清熱。
方藥:銀翹散
銀花、連翹、桔梗、薄荷、竹葉、生甘草、芥穗、淡豆豉、牛蒡子、鮮蘆根。
加減:鼻塞頭痛明顯,加蒼耳子、辛夷、白芷;
咽痛較重,加元參、馬勃、板蘭根;口渴甚,加天花粉;熱甚,加黃芩。
癥狀:發(fā)熱微惡風寒,鼻咽干燥,咳嗽無痰或少痰,頭身疼痛,口干而渴,舌紅少津,脈浮數(shù)。治則:疏風清熱,潤燥止咳
方藥:銀翹散合桑杏湯
銀花、連翹、竹葉、荊芥穗、牛蒡子、薄荷、淡豆豉、甘草、桔梗、蘆根、桑葉、杏仁、沙參、象貝、梔子皮、梨皮。
癥狀:惡寒無汗,肢體酸痛,心煩,咳嗽氣急,聲音嘶啞,咽喉腫痛,舌尖紅苔微黃,脈數(shù)。治則:宣肺散寒,清熱止咳
方藥:麻杏石甘湯
麻黃、杏仁、生石膏、甘草。
加減:內(nèi)熱較重,加黃芩、梔子、蘆根;咳嗽重,加前胡、桑白皮;肢體酸痛明顯,加羌活、獨活。
癥狀:身熱微惡風寒,少汗,肢體酸重疼痛,頭昏重而脹痛,咳嗽痰粘,鼻塞流涕,胸脘痞悶,惡心嘔吐,口中粘膩,口不渴或渴飲不多,或心煩,或大便不爽,小便赤,舌苔黃膩,脈濡數(shù)。治則:清暑祛濕,宣肺解表
方藥:五味香薷飲加味
香薷、扁豆、厚樸、茯苓、甘草、青蒿、山梔、鮮荷葉。
加減:若表濕偏重,肢酸頭昏重者,可加豆卷、藿香、佩蘭;里濕偏重,脘痞嘔甚者,加蒼術(shù)、白蔻仁、清半夏、陳皮;里熱盛而小便短赤者,加六一散。
佰佰安全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流行感冒的中醫(yī)治療法則是什么的常識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網(wǎng)還有很多關(guān)于兒童疾病方面的知識,感興趣的可以繼續(xù)關(guān)注,讓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長。
責任編輯:張小付
2024.06.20 20:50:50
2024.06.20 05:00:17
2024.06.19 22:13:59
2023.10.01 14:22:08
2023.10.01 13:37:24
2023.10.01 09:59:04
02/28兒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確使用方法效果好
12/30冬季凍傷怎么預防治療
04/06兒童情緒控制能力差,正確引導很重要
01/29虐待兒童對孩子的影響,是多么的恐怖
07/16暴力抗法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