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中暑”您聽過嗎?夏季要多加防范!”,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盛夏酷暑,熱浪來襲,人們常常莫名其妙地情緒煩躁、多變,愛發(fā)脾氣、心情低落。小心!你可能“心理中暑”了。那么,“心理中暑”您聽過嗎?夏季要多加防范!
“心理中暑”,指的是在夏季莫名其妙地出現(xiàn)情緒和行為異常,如情緒煩躁、愛發(fā)脾氣、心情低落,容易罵人等。這種情況通常在清晨會好一些,但下午和晚上卻變得比較糟。心理學家和醫(yī)學家認為,人的情緒與氣候有密切關系。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氣候變化對人的情緒明顯會造成影響,導致情緒和認知行為的紊亂。
除了氣溫變化以外,“心理中暑”還與人的睡眠時間和飲食不足有關。高溫天氣,人食欲普遍下降,加上睡眠質量差和出汗,會影響體內電解質代謝,從而影響大腦神經活動,讓人情緒和行為出現(xiàn)異常。
如何預防“心理中暑”?
(1)打造一個“心理空調機”,為心靈吹風納涼。
俗話說:“心靜自然涼”,經常聽聽舒緩的輕音樂,或是靜坐沉思,閉上眼睛想像森林、藍天、大海、冰雪等令人感到涼爽的情境,打造一個“心理空調機”,為自己的心靈吹風納涼。遇到不順心不如意的事,切忌暴跳如雷,最好是冷靜下來,暫時回避,正如俗話講的“退一步海闊天空”。
(2)要有意識地保持樂觀、寬容的心態(tài)。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埃力斯曾提出合理情緒療法,并用ABC來表示:A代表誘發(fā)事件;B指個體對這一事件的想法、解釋和評價,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信念;C則代表個體情緒和行為的結果,理性信念往往導致樂觀快樂的情緒,而非理性信念則容易導致悲觀煩惱的情緒。因此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要盡可能以積極的、樂觀的態(tài)度去理解,與他人相處盡可能以善良、寬容服人。
(3)要注意勞逸結合,做好自我的時間管理。
參加游泳、滑冰等全身運動,不僅可以增強耐熱能力,而且有利于疏解內心壓力。根據夏季晝長夜短的特點,應及時調整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養(yǎng)成早睡早起和午休的習慣,有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是保證心情舒暢的法寶。
心理專家建議:遭遇“心理中暑”時,可聽聽舒緩輕松的音樂,或者靜坐,閉上眼睛想想藍天、大海等大自然中令人涼爽的情景,從而降低“心理熱度”。高溫天時,室內可鋪設乳白、淡藍、淺綠等冷色系的裝飾,少用紅色等暖色系,起到安撫作用。合理安排生活,避免在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外出。在封閉空間內可打開空調,進行降溫,并盡量增加休息時間,適當吃點冷飲、水果等。高溫天應盡量避免喝白酒,少吃辛辣的刺激性食物,不要濫服補藥。當身體出汗多時,在多喝水的同時還要適當補充鹽分,多喝些菜湯等,有助于預防電解質紊亂引發(fā)的神經系統(tǒng)功能紊亂。
如果人們及時采取有效保護措施,就可能不受或少受天氣條件的影響,從而保證人們的生理健康和情緒的穩(wěn)定。如果你對兒童外出該注意什么的方面的知識很感興趣,請到本安全網查找相關的資料吧。
責任編輯:陳淼琪
2021.09.26 13:42:13
2021.09.26 13:36:28
2021.09.26 13:35:12
2021.07.26 13:58:22
2021.01.21 23:16:06
2020.12.21 11:25:13
02/28兒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確使用方法效果好
04/06兒童情緒控制能力差,正確引導很重要
05/24在旅游景區(qū)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隱患?
05/21手機通話記錄遭泄露該如何投訴?
07/07國家有哪些關愛留守兒童的政策?
07/13外出被人跟蹤該如何正確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