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雨一般多發(fā)生在什么時候及哪些地區(qū)”,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凍雨是我國的常見氣象之一,北方地區(qū)的朋友多稱它為“地油子”或者“流冰”。每當凍雨出現的時候,大地萬物都被裹在透明的冰碴子中,那景象甚是美麗。然而凍雨也是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它會對影響交通、農田、果樹等造成嚴重的影響,大家知道凍雨一般多發(fā)生在什么時候及哪些地區(qū)嗎?
凍雨大多出現在1月上旬至2月上、中旬的一個多月內,起始日期具有北早南遲,山區(qū)早、平原遲的特點,結束日則相反。凍雨的厚度一般可達10—20毫米,最厚的可達30—40毫米。凍雨發(fā)生時,風力往往較大。
凍雨以山地和湖區(qū)多見;中國南方多、北方少;潮濕地區(qū)多而干旱地區(qū)少;山區(qū)比平原多,高山最多。據統計,江淮流域的凍雨天氣,沿淮淮北2—3年一遇,淮河以南7—8年一遇。但在山區(qū),山谷和山頂差異較大,山區(qū)的部分谷地幾乎沒有凍雨,而山勢較高處幾乎年年都有凍雨發(fā)生。
我國貴州是全國出現凍雨最多的省份,一般從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是最容易出現當地凍雨的時候。貴州的威寧被稱為“凍雨之鄉(xiāng)”,威寧的常年凍雨日數可達44.6天。其中1月份最多,平均16.8天,常年12月平均有10.1天。
形成“凍雨”,要使過冷卻水滴順利地降落到地面,往往離不開特定的天氣條件:近地面2000米左右的空氣層溫度稍低于0℃;2000米至4000米的空氣層溫度高于0℃,比較暖一點;再往上一層又低于0℃,這樣的大氣層結構,使得上層云中的過冷卻水滴、冰晶和雪花,掉進比較暖一點的氣層,都變成液態(tài)水滴。再向下降,又進入不算厚的凍結層。當繼續(xù)下降,正準備凍結的時候,已經以過冷卻的形式接觸到冰冷的物體,從而形成堅實的“凍雨”。
通過佰佰安全小編的介紹,凍雨一般多發(fā)生在什么時候及哪些地區(qū)大家都清楚了吧,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關于自然災害知識,敬請繼續(xù)瀏覽本網的其他欄目內容。
責任編輯:張小付
2022.02.22 13:02:25
2022.02.22 12:59:29
2022.02.22 12:56:39
2020.08.24 12:44:40
2020.08.23 16:23:13
2020.08.22 10:45:22
12/29高科技預報地震,地震預警的秘訣是什么?
06/17冷害有哪些危害?
07/06暴雨預警信號有哪幾種?
06/21凍害有哪些特點?
07/19暴雨預警信號分幾種?
02/28兒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確使用方法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