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在每天都會有規(guī)律的漲潮落潮,那么天文大潮發(fā)生在什么時候呢?
海水有一種周期性的漲落現(xiàn)象:到了一定時間,海水推波逐瀾,迅猛上漲,達到高潮;過后一些時間,上漲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灘,出現(xiàn)低潮。如此循環(huán)重復,永不停息。海水的這種運動現(xiàn)象就是潮汐。"潮"指白天海水上漲,"汐"指晚上海水上漲,不過通常我們往往將潮和汐都叫做"潮"。農歷天文大潮一般發(fā)生在什么時候呢?
農歷天文大潮一般發(fā)生在太陽和月亮的引潮合力的最大時期,即朔和望時的潮。由于海洋的滯后作用,海潮的天文大潮一般在朔日和望日之后一天半左右,即農歷的初二、初三和十七、十八日左右。
地、月磁力潮汐的產生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巖石圈、水圈和大氣圈中分別產生的周期性的運動和變化,總稱潮汐。
1.固體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彈性-塑性形變,稱固體潮汐,簡稱固體潮或地潮;
2.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漲落與進退,稱海洋潮汐,簡稱海潮;
3.大氣各要素,如氣壓場、大氣風場、地球磁場等,受引潮力的作用而產生的周期性變化,稱大氣潮汐,簡稱氣潮;
4.其中由太陽引起的大氣潮汐稱太陽潮,由月球引起的稱太陰潮。
今天佰佰安全網小編就農歷天文大潮一般發(fā)生在什么時候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的天文災害知識還請繼續(xù)關注我們的網站,希望今天的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孫殿偉
2023.01.16 20:49:17
2023.01.16 20:48:01
2023.01.16 20:47:06
2023.01.16 20:46:11
2023.01.16 20:44:59
2020.12.27 16: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