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寶,爸爸媽媽們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地成長,但孩子還是會因為一些常見的疾病而受到傷害,這似乎避無可避。那么兒童常見疾病如何及早發(fā)現呢?下面和佰佰安全網給大家解答下吧。?
生病是難免的,媽媽無需著急,只要平常對孩子細心一點,對疾病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孩子就不會太痛苦,媽媽也不會太煩惱了。一些疾病的早期發(fā)生階段,身體會有所變化。如果孩子有了疾病苗頭,就要早就醫(yī)。那么兒童常見疾病如何及早發(fā)現呢?下面和佰佰安全網給大家解答下吧。
斜視。新生兒的眼睛多數會出現游離,但長到3—6個月就基本可以聚焦于同一個目標了。建議家長每星期用手電筒給寶寶查一次眼睛。檢查時,手電筒距寶寶眼睛15—30厘米,照射角膜表面,看角膜上光點的位置是否相同,如出現差異,就要請醫(yī)生進一步檢查。
中耳炎。癥狀與普通感冒近似,比如鼻塞、低熱、躁動等,但除了這些表現,患了中耳炎的寶寶還常會抓耳朵,或是不想躺下,要換姿勢吃奶。此外,眼角內側有黃色液體排出、夜間經常驚醒、鼻腔分泌出濃黏液、眼睛四周出現藍眼圈、眼皮下垂,都可能是中耳炎的征兆。
發(fā)育遲緩。除非孩子的發(fā)育遲緩太嚴重,一般很難引起醫(yī)生的注意。建議家長做一本寶寶發(fā)育觀察手冊,準確記錄寶寶的詳細發(fā)育情況。要注意,記錄時要詳細寫明三到六個月時具體情況如何,注意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較。如果發(fā)現孩子發(fā)育進入平臺期,就要找醫(yī)生看一下了。
多動癥。讓醫(yī)生在短短幾分鐘內發(fā)現這個病也不容易,所以需要家長平時多觀察孩子的表現,包括脾氣變化多端,短暫注意力沒有隨著年齡增長而延長,以及經常打斷別人說話等。一旦發(fā)現這些情況,就要記下來,包括發(fā)生的頻率以及對孩子的影響(如不想學習或自尊心不足),供醫(yī)生診病使用。
下面給大家介紹下兒童生病前有哪些先兆?
正常的嬰兒一般入睡較快,睡得安穩(wěn),睡姿自然,呼吸均勻,表情自如。
生病的寶寶通常夜間睡眠狀況都不好,如:睡眠少、易醒、睡不安穩(wěn)等。各種疼痛,如牙痛、頭痛和神經痛等都會使寶寶夜間睡眠不好,瘙癢、腸胃系統(tǒng)疾病或呼吸性疾病也會使寶寶從夜間睡眠中驚醒。
睡前煩躁不安、睡眠中踢被子、睡醒后顏面發(fā)紅、呼吸急促可能是發(fā)熱;若入睡前愛用手搔抓肛門,可能是患了蟯蟲病;患佝僂病的寶寶也常會在睡眠中啼哭,睡醒后大汗淋漓,平時容易激怒;而睡覺前后不斷咀嚼、磨牙,則可能是睡前過于興奮或有蛔蟲感染。
為了孩子健康,建議大家撐握些兒童疾病安全小知識,更多相關兒童安全知識盡在佰佰安全網。
為了孩子健康,我們應撐握些兒童疾病安全小知識,這樣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責任編輯:毛麗
2023.02.10 22:31:36
2023.02.10 22:30:23
2023.02.10 22:29:10
2023.02.10 22:28:11
2023.02.10 22:26:37
2023.01.30 23:43:40
02/28兒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確使用方法效果好
07/17女人的性保健該從哪幾方面做起?
04/06兒童情緒控制能力差,正確引導很重要
07/07國家有哪些關愛留守兒童的政策?
07/13酒店有哪些衛(wèi)生安全隱患?
07/16老年患上老人幻想癥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