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意外難預測,這些急救護理知識得謹記”,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兒童安全問題涉及的方面非常之多,幾乎生活中的每個瞬間都有安全隱患。然而,小兒意外難預測,這些急救護理知識得謹記。
小兒發(fā)燒
多喂水、千萬別捂著
孩子發(fā)燒了,很多來醫(yī)院的家長,都是拿厚毛毯裹著抱來的。這種做法非常不可取,捂得嚴嚴實實,反而會讓孩子的體溫升得更高,而且容易出現高熱驚厥。
一般來說,孩子發(fā)燒時,家長可以多喂一些水。還可以用溫水打濕毛巾,再擰干,然后擦拭孩子的額頭、胳肢窩、腹股溝這3處大動脈附近,可以起到降溫的作用。但要注意不要擦拭孩子的胸腹部,因為這樣會引起血管收縮,對孩子不利。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了高熱驚厥,也就是福州話說的“抽風”,則應讓孩子保持平臥,然后用指尖按壓孩子的人中,再用筷子包裹布條,塞到孩子的嘴巴里,防止孩子咬傷舌頭。如果有出現嘔吐,則要注意側臥或頭偏向一側,避免嘔吐物嗆到孩子。
家長應先做好這些,再及時將孩子送到醫(yī)院就診。
異物吸入
背部叩擊、按壓腹部針對不同年齡
孩子比較好動,常常會有異物吸入,像花生、小糖果等等。這時,家長如果能夠掌握一些應急處理方法,就能給搶救、治療爭取寶貴的時間。相反,如果不能及時做處理,異物很可能會導致孩子呼吸困難,危及生命。
如果孩子還很小,處于嬰幼兒期,發(fā)生異物吸入,可采用背部叩擊,讓孩子俯臥在家長的兩腿之間,手掌適當用力在寶寶兩肩胛骨間拍擊,這樣可以使異物盡快吐出。
如果孩子大一些,可呈站立位,家長從背后抱住孩子,孩子上半身向前傾斜一定角度。然后家長一手握拳,拳頭拇指側頂在小孩的上腹部(臍稍上方),另一手握住握拳的手向上向后用力擠壓上腹。擠壓動作要快速,壓后隨即放松,也可使異物吐出。
孩子燙傷
牙膏、醬油莫亂涂
燙傷、擦傷、骨折等意外傷害,都是孩子比較經常遇到的,家長有必要掌握一些急救護理知識。事實上,很多家長常采取一些錯誤的處理方法,反而對孩子的病情不利。
孩子發(fā)生燙傷時,不少家長都相信傳言,又是牙膏,又是醬油亂涂一通。其實這些方法都是錯誤的,除了酸堿腐蝕性燒傷、燙傷外,孩子遇到一些小面積的輕度燙傷,只需要用流水不斷沖洗即可。嚴重時應盡早送醫(yī)院救治。
如果是摔傷骨折,則要注意不要隨意搬動孩子。一些家長看到孩子摔了,迫不及待地上去把孩子抱起來看哪里受傷了,這種做法非常錯誤。孩子骨折部位發(fā)生在四肢的情況比較多,家長可以就近找到用作固定的木板、樹枝等物,固定住骨折處的兩端。如果是開放性骨折,出血量比較大,家長還應在出血點的上端,用鞋帶、膠帶等進行捆扎止血,但要注意每隔一小時就要解開放松1-2分鐘。
孩子扭傷
先別急著揉擦按摩
扭傷多發(fā)生在手腕、踝關節(jié)等部位,皮膚青紫腫脹,局部壓痛很明顯,受傷的關節(jié)不能轉動。
家長首先要做的是,限制受傷關節(jié)的活動,特別是踝關節(jié)扭傷后,應將小腿墊高。早期處理應冷敷,48小時后用熱敷,促使血液循環(huán)加速,腫脹消退,有條件的還可進行理療。
此外,發(fā)生扭傷后要注意關節(jié)韌帶有無裂傷、骨折和關節(jié)脫位,幼兒容易發(fā)生橈骨頭半脫位,當患兒疼痛難忍、患側手臂不能動彈時,應去醫(yī)院診治。
有了寶寶后,需要重新審視你的居住環(huán)境,請家長對照一下家里的設置,消滅安全隱患。如果你想掌握更多如何預防兒童玩耍摔倒的這方面的知識,請繼續(xù)關注佰佰安全網的近期更新吧。
責任編輯:陳淼琪
2021.01.21 23:22:09
2021.01.21 23:04:17
2021.01.19 22:27:24
2021.01.19 22:22:29
2020.12.21 13:23:06
2020.12.21 12:24:42
02/28兒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確使用方法效果好
04/06兒童情緒控制能力差,正確引導很重要
07/07國家有哪些關愛留守兒童的政策?
01/29虐待兒童對孩子的影響,是多么的恐怖
04/25預防高空墜物常見措施有哪些?
07/09社會該如何關愛留守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