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往往有一個短的前驅期,約1天至4天,表現(xiàn)為中度發(fā)熱、不適、食欲消失、頭痛、惡心等;然后進入神經系統(tǒng)的癥狀期,約2天至20天,出現(xiàn)應激性增高,胸部壓迫感、胸痛及氣流恐怖癥,即用風吹面部時會引起咽喉部肌肉痙攣,這是一種典型的癥狀,有助于診斷。傷口部位有疼痛或各種異樣的感覺,有的病人伴有對光、噪音和感覺剌激的應激性增高,通常表現(xiàn)有肌張力增高和面部肌肉痙攣。交感神經系統(tǒng)病損后出現(xiàn)多汗、流涎、狂躁行為、焦慮、痙攣性痛性肌肉收縮,在吞咽時咽喉等部位的肌肉痙攣而怕飲水,故又稱恐水癥。 在癥狀出現(xiàn)后的14天內,病人往往在痙攣后出現(xiàn)繼發(fā)性呼吸和心衰竭,昏迷而死亡。
[狂犬病發(fā)病機理]
狂犬病毒入侵機體,從入侵地方通過神經系統(tǒng)向大腦移動,動物在這段時間,沒有發(fā)病癥狀,也被叫做潛伏期,時間從幾周到幾個月不等。在潛伏期(有的少數的動物在潛伏期末期1-5天唾液里有可能帶病毒,但你可以結合10日觀察法判斷出來)被動物咬傷,并沒有患狂犬病的危險,因為病毒在唾液中還未出現(xiàn)。僅僅到了最后,等到病毒進入了大腦,快速繁殖并引起腦炎,這時候,病毒會進入唾液腺和唾液中。同時,當病毒在腦部增殖時,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會表現(xiàn)出前期癥狀,由于大部分的癥狀是如此明顯。既使一個從未訓練過的人,都很容易看出。在很短的時間,通常是3到5天,病毒會對大腦引起足夠的破壞,這時,動物會表現(xiàn)出非常明顯的癥狀。為了增加保險期,隔離期被延長到10天。(根據泰國博士的實踐,動物在10天內死亡率100%)
狂犬病的潛伏期長短不一,可從6天、12天到1年或5年以上,一般多數在3個月以內發(fā)病,超過半年的約占4-10%,一年以上發(fā)病的約占1%。,。但實際上超過1年半都已經是十分罕見的,經考證最長的潛伏期為6年,WHO有實際驗證證明的是兩個6年的病歷,中國所謂極特殊的長達30年至40年的沒有任何確鑿的證據。
影響狂犬病潛伏期長短的因素
人間狂犬病潛伏期從 5 天至數年,潛伏期長短與病毒的毒力、侵入部位的神經分布等因素相關。病毒數量越多、毒力越強、侵入部位神經越豐富、越靠近中樞神經系統(tǒng),潛伏期就越短。狂犬病實驗感染動物(如犬)的最長潛伏期為半年。潛伏期的長短與年齡(兒童較短)、傷口部位(頭面部咬傷的發(fā)病較早,平均39天,下肢咬傷潛伏期平均90天)、傷口深淺(深者潛伏期短)、入侵病毒的數量及毒力(毒力強者潛伏期短)以及與傷口是否及時徹底清洗消毒等因素有關。
狂犬病在潛伏期是沒有任何的傳染性的,即使貓狗攜帶了狂犬病病毒,在它們沒有發(fā)病前,是不具備傳染性的。 所以貓狗只有狂犬病發(fā)作后才會傳染性才有可能通過唾液將狂犬病毒傳播到人身上,這時被咬的人需要打狂犬病預防。另外,狂犬病毒病理是病毒侵襲動物腦細胞引起狂犬病發(fā)作,這時動物一般都會出現(xiàn)非常明顯的異常情況,很容易識別,具備傳染性,如果被這樣的動物咬傷一定要打狂犬病預苗。
狂犬病為何死亡率這么高?
因為狂犬病病毒的毒力非常強,而且一旦病毒進入人體內,它所攻擊的目標和行走的途徑,與其他病毒不同。比如流感病毒,它主要侵犯呼吸道,比如“非典”病毒主要侵犯肺部組織。但狂犬病病毒不同,它有嗜神經性,主要攻擊大腦和神經組織,而且沿著人體神經的走向游走,所以攻擊的目標就擴散到幾乎所有的神經組織,包括小腦、脊椎、腎、內臟,導致中樞神經衰竭,所以幾乎無法搶救,死亡率相當高,幾乎是百分之百。
狂犬病在潛伏期不能治好,主要是預防治療。
狂犬病治療注意事項:
(1)控制傳染源:對野犬野貓通過投喂含口服狂犬疫苗的誘餌實現(xiàn)控制。對飼養(yǎng)的貓狗、警犬以及實驗用的貓狗等溫血動物,應進行登記,并且強制性的接種狂犬疫苗。狗(貓),只有狂犬病發(fā)作了才帶毒。已經發(fā)作狂犬癥的溫血動物咬人后,才有可能會通過唾液將狂犬病毒傳播到人身上,此時需要盡快的打狂犬病預苗預防。發(fā)現(xiàn)已經染病的溫血動物,應該立即擊斃,以免傷人。對咬人的可疑的狗或者貓需要隔離觀察10天,在此期間如果動物沒有發(fā)病死亡,被咬傷的人可以不要或中止免疫預防。動物一般在出現(xiàn)神經癥狀前唾液開始排毒,至死亡只有短短數日。自然感染狂犬病的狗、貓在潛伏期內唾液中沒有病毒,狗通常在神經癥狀出現(xiàn)前1-5天唾液才有病毒;出現(xiàn)癥狀后迅速死亡的狗,它的腦和唾液的病毒濃度,比活得較長一些的狗反而低些。實驗感染的貓一般在發(fā)病前1-2天至發(fā)病后3天唾液排毒。 仍存活的動物可確定為非患狂犬病者可解除隔離??袢≈委熥⒁馐马棧簩λ劳鰟游飸∑淠X組織進行檢查,并將其焚毀或深埋,切不可剝皮或進食。狂犬病治療注意事項:對于器官移植方面,也應確保器官捐獻者無染病。2004年在美國一個未診斷為狂犬病的患者過世之后捐獻內臟,獲得捐獻的三個人因狂犬病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