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潮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海水有漲潮和落潮現(xiàn)象,漲潮時,海水上漲,波浪滾滾,景色十分壯觀;退潮時,海水悄然退去,露出一片海灘。漲潮和落潮一般一天有兩次。海水的漲落發(fā)生在白天叫潮,發(fā)生在夜間叫汐,所以也叫潮汐。中國古書上說“大海之水,朝生為潮,夕生為汐”。在漲潮和落潮之間有一段時間水位處于不漲不落的狀態(tài),叫做平潮。
海水漲落潮規(guī)律是:
每天漲潮有兩次,相隔12小時。高潮時間一般能維持一個多小時才開始退潮,最低潮時間在兩次高潮中漲潮時間每天不同,15天輪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漲潮是頭天漲潮時間推遲0.8小時(48分鐘),可根據(jù)落潮時間的1小時候后去是最合適,能看到灘涂一點(diǎn)一點(diǎn)從海水中露出。大潮日期:農(nóng)歷的十八和農(nóng)歷的初三。
漲潮形成的條件
萬有引力定律表明引力的大小和兩個物體質(zhì)量的乘積成正比,和它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太陽對地球的引力比月球?qū)Φ厍虻囊σ獜?qiáng)大得多,但太陽的引潮力卻不到月球的1/2。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引起海水漲落的引潮力(或稱起潮力)雖然起因是太陽和月球的引力,但卻又不是太陽和月球的絕對引力,而是被吸引物體所受到的引力和地心所受到的引力之差。
引潮力和引潮天體的質(zhì)量成正比,和該天體到地球的距離的立方成反比。因?yàn)樘柕馁|(zhì)量是月球質(zhì)量的27023369倍,而日地間的平均距離是月地間平均距離的389倍,所以月球的引潮力是太陽的引潮力的2.17倍,因而從力學(xué)上證明潮汐確實(shí)主要由月球引起。打個比喻,如果某地潮水最高時有10米高,差不多7米是月球造成的,太陽的貢獻(xiàn)只有3米,其他行星不足0.6毫米。
海水漲潮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海水有漲潮和落潮現(xiàn)象,漲潮時,海水上漲,波浪滾滾,景色十分壯觀;退潮時,海水悄然退去,露出一片海灘。漲潮和落潮一般一天有兩次。很多經(jīng)常在海邊的人,都知道在海水退潮的時候游泳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殊不知海水漲潮時如果下海游泳,同樣會遇到意想不到的意外情況。
漲潮是海水向岸上沖來,退潮則正相反。相比之下漲潮危險小于退潮,但要看是在什么樣的地方,如果原來就在離岸邊較遠(yuǎn)的一個礁石上那就是退潮比較安全了。還有就是如果是在水壩或者大堤附近游泳,如果漲潮的時候沒有及時上岸,也很容易被海水卷入深海。
在海岸邊游泳要了解潮汐規(guī)律,摸清漲潮、退潮時間。盡量不要遠(yuǎn)離海邊,沿海岸線平行方向而游,不要離開淺水區(qū)太遠(yuǎn)。選定岸上某個標(biāo)記,隨時留意,以便觀察自己有沒有被沖出大海。不要順流游出去,否則就有可能無法游回來。
不會游泳的、或游泳技術(shù)不高的人不要到深水去游。在海中不要用救生圈之類的助浮工具,否則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隨水漂流到深處而無法游回岸邊。在海灘的中央地區(qū)或在紅旗和黃旗標(biāo)明的地帶游泳,不要在隔離地段或遠(yuǎn)?;驇r石附近游泳。不要在接近河口、水閘口、橋旁、失事船邊或防波堤附近游泳。
在大海中游泳時要先了解潮汐、了解水溫,最理想的是27攝氏度。預(yù)先做準(zhǔn)備活動,以防抽筋。不要單獨(dú)或在未開發(fā)海區(qū)游泳??偸桥c海岸線平行游,不得越過安全帶。注意沖浪板、帆板、船只等。浪太大時不宜下海。酒后和飯后不宜下海。有大霧或打雷時不宜下海。
剛開始退潮或漲潮時不宜下海,因?yàn)檫@時退潮和漲潮形成的兩股力量互相碰撞后在近海岸邊形成許多大小不等的旋渦和暗流,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卷入海中不能自拔。不可離岸太遠(yuǎn),一旦遇險呼救時可以讓岸上的人聽見。不要離防鯊網(wǎng)太近,以免被網(wǎng)纏住手腳。
在去海邊旅游的時候要注意收聽、收看媒體報道或咨詢氣象局及相關(guān)網(wǎng)站了解海水漲潮的最新情況和動向。一旦氣象臺發(fā)出漲潮警報后,就不要到海邊地區(qū)旅游或到海灘游泳,在外有可能受影響的人則應(yīng)盡快回家。
徒步到海灣或小島游玩,遇漲潮截斷了歸路,可能要等十二個鐘頭以上潮水才退落,因?yàn)閮纱蔚统敝g,平均相隔十二個鐘頭。爬上高處,但勿爬得太高,只要能避開潮水就夠了;也不要攀登懸崖,摔下或被困半道上,拯救非易。
避開潮水之后,靜待援救。密切注意四周,如看到有人可以幫忙或代求救,就揮舞襯衫或顏色鮮艷的物件。如被困沙洲上,可揮舞物件并大聲呼救。一般來說,如距離岸邊頗遠(yuǎn),最好留在原處等待而不要涉水上岸,因?yàn)橥局锌赡苡屑绷骰蛏顪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