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癥
有紅腫、灼痛、麻木、出血,有螫的傷痕。麻痹呼吸中樞,使血管先興奮后麻痹;繼而引起腸子、膀胱、骨骼肌興奮。還可引起頭痛、流涎、流淚、嗜眠、畏光、惡心、嘔吐、口與知肌強(qiáng)直、大汗、體溫下降、脈細(xì)、,甚者要引起、蛋白尿、血尿。幼兒病情比成人為重。
二、急救
1.局部處理同蜂螫,還可用冷水冷敷。
2.用明礬研細(xì),醋調(diào)外敷。
3.雄黃、枯礬為末各等分,用茶水調(diào)成糊狀外敷。
4.蛇毒、薄荷葉、大青葉搗爛外敷。
5.用布帶在傷口上部3~4厘米處扎緊,每隔10~15分鐘放松1~2分鐘。
6.可切開傷口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
7.嚴(yán)重者邊處理局部,邊聯(lián)系送醫(yī)院。爭(zhēng)取及早用抗蝎子毒血清、脫敏、鎮(zhèn)靜、抗休克治療。
主要方法如下:
1、緊急處理:傷處若有毒刺殘留,應(yīng)迅速拔出,在螫傷處上端(近心端)2—3厘米處,用止血帶或布帶、繩子扎緊,每15分鐘放松1—2分鐘,用手自傷口周圍向傷口處用力擠壓,使含有毒素的血液由傷口擠出。如有條件的話,也可以用拔火罐、吸奶器吸出毒液,若口腔粘膜無破損,也可用口吸出毒液。
2、傷口處理:用3%氨水、石灰水上清液、1:500高錳酸鉀液、5%碳酸氫鈉液等任何一種清洗傷口,傷口周圍可用冰敷或冷水溫敷,以減少毒素的吸收和擴(kuò)散。
①用蒲公英的白色乳汁外敷傷口。
②雄黃、枯帆各等份,研成粉末后用茶水調(diào)成糊狀,涂于傷口上、每天涂3次,1~2天可愈。
③白釩、半夏適量研末,醋調(diào)貼患蛀,痛止毒出。
④大青葉、半邊蓮各適量,搗爛外敷或煎服。
主要解毒方法如下:
1、緊急處理:傷處若有毒刺殘留,應(yīng)迅速拔出,在螫傷處上端(近心端)2—3厘米處,用止血帶或布帶、繩子扎緊,每15分鐘放松1—2分鐘,用手自傷口周圍向傷口處用力擠壓,使含有毒素的血液由傷口擠出。如有條件的話,也可以用拔火罐、吸奶器吸出毒液,若口腔粘膜無破損,也可用口吸出毒液。
2、傷口處理:用3%氨水、石灰水上清液、1:500高錳酸鉀液、5%碳酸氫鈉液等任何一種清洗傷口,傷口周圍可用冰敷或冷水溫敷,以減少毒素的吸收和擴(kuò)散。
①用蒲公英的白色乳汁外敷傷口。
②雄黃、枯帆各等份,研成粉末后用茶水調(diào)成糊狀,涂于傷口上、每天涂3次,1~2天可愈。
③白釩、半夏適量研末,醋調(diào)貼患蛀,痛止毒出。
④大青葉、半邊蓮各適量,搗爛外敷或煎服。
被蝎子蟄到怎么辦:
1、緊急處理:傷處若有毒刺殘留,應(yīng)迅速拔出,在螫傷處上端(近心端)2—3厘米處,用止血帶或布帶、繩子扎緊,每15分鐘放松1—2分鐘,用手自傷口周圍向傷口處用力擠壓,使含有毒素的血液由傷口擠出。如有條件的話,也可以用拔火罐、吸奶器吸出毒液,若口腔粘膜無破損,也可用口吸出毒液。
2、傷口處理:用3%氨水、石灰水上清液、1:500高錳酸鉀液、5%碳酸氫鈉液等任何一種清洗傷口,傷口周圍可用冰敷或冷水溫敷,以減少毒素的吸收和擴(kuò)散。
①用蒲公英的白色乳汁外敷傷口。
②雄黃、枯帆各等份,研成粉末后用茶水調(diào)成糊狀,涂于傷口上、每天涂3次,1~2天可愈。
③白釩、半夏適量研末,醋調(diào)貼患蛀,痛止毒出。
④大青葉、半邊蓮各適量,搗爛外敷或煎服。
主要方法如下:
1、緊急處理:傷處若有毒刺殘留,應(yīng)迅速拔出,在螫傷處上端(近心端)2—3厘米處,用止血帶或布帶、繩子扎緊,每15分鐘放松1—2分鐘,用手自傷口周圍向傷口處用力擠壓,使含有毒素的血液由傷口擠出。如有條件的話,也可以用拔火罐、吸奶器吸出毒液,若口腔粘膜無破損,也可用口吸出毒液。
2、傷口處理:用3%氨水、石灰水上清液、1:500高錳酸鉀液、5%碳酸氫鈉液等任何一種清洗傷口,傷口周圍可用冰敷或冷水溫敷,以減少毒素的吸收和擴(kuò)散。
①用蒲公英的白色乳汁外敷傷口。
②雄黃、枯帆各等份,研成粉末后用茶水調(diào)成糊狀,涂于傷口上、每天涂3次,1~2天可愈。
③白釩、半夏適量研末,醋調(diào)貼患蛀,痛止毒出。
④大青葉、半邊蓮各適量,搗爛外敷或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