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池是什么
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廢水,主要來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如住宅、機關、學校、醫(yī)院、商店、公共場所及工業(yè)企業(yè)衛(wèi)生間等,那么用來盛裝這些污水的池子就叫做污水池。
污水池防腐方法如下:
污水池防腐常用方法為三油兩布,油為環(huán)氧樹脂,布為玻璃纖維布,注意涂層厚度不能低于2.0mm。
污水池防腐要刷防腐漆,鋼筋混凝土的要加上止水鋼板,池里面再做一層防水,把環(huán)氧樹脂涂刷在水池內壁,干固后形成膜狀物質,起到水池防水防腐目的。
污水池加蓋作用
污水池加蓋的作用就是根據(jù)臭氣的成分利用酸、堿、強氧化劑作為洗滌噴淋溶液與氣體中的臭氣分子發(fā)生化學反應,進而去除臭味物質的這一過程。由于污水池廢臭氣體的組成,在污水池上面加反吊膜結構,進而進行加蓋處理,這樣,就能很好地控制污水池內的廢臭氣體,也避免了周圍環(huán)境受到迫害。
一般的污水池加蓋采用的是:
1.普通碳鋼骨架+陽光板
結構特點:投資低,防腐性能一般,使用年限短,用于臨時封閉或其他應急工程;
2.碳鋼骨架+PVDF纖維膜
結構特點:防腐性能好,造價合理,膜材自重輕,使用年限長,方便維護操作,可應用于大跨度池體且造型多樣、美觀。
污水池污泥如何處理
1.堆肥化
堆肥是利用污泥微生物進行發(fā)酵的過程。在污泥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膨松劑和調理劑(如秸桿、稻草、木屑或生活垃圾等),使微生物群落在潮濕環(huán)境下對多種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并轉化為類腐殖質。研究表明,經(jīng)過堆肥的污泥質地疏松、陽離子(CEC)交換量顯著增加、容重減少、可被植物利用的營養(yǎng)成分增加、病原菌和寄生蟲卵幾乎全部被殺滅。目前世界各國采用的堆肥方法有靜態(tài)和動態(tài)兩種,如自然堆肥法、圓柱形分格封閉堆肥法、滾筒堆肥法、豎式多層反應堆肥法等。污泥經(jīng)堆肥化處理后,物理性狀改善,質地疏松,易分散,含水率小于40%,根據(jù)使用目的不同可以進一步經(jīng)制粒、干燥后裝袋貯存。
2.干燥
干燥就是將已經(jīng)脫水的污泥餅(含水率在75%左右)進一步降低其含水率,以利于貯存和運輸,避免因微生物的作用而發(fā)霉發(fā)臭,使污泥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干燥工藝除了最簡單的日曬外,常用的是熱干燥技術,干燥熱源以蒸汽或導熱油作介質,間接給熱。熱干燥過程相當于對污泥作了1~2h的滅菌處理(干燥溫度≥95℃),完全可以達到殺滅病原菌的衛(wèi)生要求。干燥后的污泥含水率在10%左右,可以使污泥處于穩(wěn)定化狀態(tài)。干燥使污泥性能完全改善,干燥后的污泥量僅是最初污泥量的4.5%,干燥污泥量熱值提高,相當于劣質煤,可提高污泥的有效利用價值。
污水池使用注意事項
1、下池作業(yè)人員必須身體健康、神志清醒。未滿十八周歲人員和有呼吸道、心血管、過敏癥或皮膚過敏癥的人員,以及女性不得從事本工種。
2、下池前必須使用多功能氣體檢測儀進行有害氣體檢測,作業(yè)場所空氣中的含氧量應為19.5%~23%,若空氣中含氧量低于19.5%,應有報警信號。有毒物質濃度應符合GBZ 2.1和GBZ 2.2規(guī)定。確定危險氣體未超標報警的,由安全員現(xiàn)場負責監(jiān)督,同時報請第一安全責任人簽字后,方可下池作業(yè)。
3、下池作業(yè)時必須有現(xiàn)場安全員在場全程監(jiān)督安全措施的落實,指定2人以上的監(jiān)護人。
4、下池人員必須配戴相應的防護用品(手套、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繩、背好氧氣罐和有毒氣體報警器),由現(xiàn)場安全員進行作業(yè)前安全措施檢查。
污水池伸縮縫堵漏方法
1、水泥(或水玻璃水泥漿)壓力注漿補漏
此法適用于一般地下結構修補較深、較大的孔洞及裂縫寬度大于0.5毫米的裂縫、施工縫、接縫漏水。這種補漏方法操作簡單,補漏效果好,粘結強度高,對結構可兼起補強作用。水泥砂漿的稠度根據(jù)結構物漏水情況、漏水處縫隙大小等決定,水泥采用不低于325號的普通水泥。當孔隙較大時,可在水泥漿中摻入適量細砂或其它惰性材料。水泥漿在灌注時應經(jīng)常攪拌,并過0.5毫米以下的篩孔后使用。采用水玻璃水泥漿液,應將水玻璃溶液徐徐加入已調配好的水泥中,攪拌均勻即可。
水泥(或水玻璃水泥漿)壓力注漿補漏的操作要點為:
(1)、補漏前先杳明漏水部位,在該處鑿孔眼,并清洗干凈,用砂漿(或混凝土)固定排水(氣)管及注漿管,并封閉管口四周,使水流集中于排水管排出。注漿管距離一般為0.5~1.5米,埋入深度不小于5厘米,注漿孔要交錯布置,注漿管可使用直徑19~25毫米的短鋼管,遇強滲漏水時,則采用直徑50~70毫米的短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