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456|亚洲精品白浆高清久久久久久|亚洲熟妇无码专区|丝袜国产污视频在线播放

  • 購物 手機

    9人偽造航空電子客票行程單被起訴 非法獲利12萬

    2016-04-01 18:07:57
    5896人閱讀
    導語:

    在短短7個多月內偽造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以下簡稱行程單)500余萬份,非法獲利12萬余元。楊華、王金龍等9人因涉嫌非法制作假發(fā)票罪,近日被移送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qū)檢察院審查起訴

    9人偽造航空電子客票行程單被起訴 非法獲利12萬

    在短短7個多月內偽造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以下簡稱行程單)500余萬份,非法獲利12萬余元。楊華、王金龍等9人因涉嫌非法制作假發(fā)票罪,近日被移送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qū)檢察院審查起訴。據(jù)悉,這是2008年5月國家稅務總局將行程單納入稅務發(fā)票管理范圍后,河南省辦理的首例涉及此規(guī)定的案件。

    行程單是旅客購買國內航空運輸電子客票的付款及報銷的憑證。2008年5月19日,國家稅務總局、中國民用航空局聯(lián)合發(fā)布文件,規(guī)定將行程單納入稅務發(fā)票管理,民航局經(jīng)稅務總局授權負責全國行程單印制、領購、發(fā)放、開具、保管和繳銷等業(yè)務。偽造的行程單屬于假發(fā)票。

    機票難賣,銷售者另覓“發(fā)財捷徑”

    現(xiàn)年28歲的楊華系河南省新鄉(xiāng)市衛(wèi)濱區(qū)人,2001年7月大學畢業(yè)后到鄭州某票務公司銷售機票,一干就是8年。2009年10月,因種種原因機票銷量一直走低,楊華陷入困境,只好回到其在鄭州市紅旗路的租住房休息。

    因工作關系,楊華對行程單的作用非常了解:單位或旅行社可以用它報銷或沖賬,全國各個航空公司的私人代售點也需要。而偽造的行程單都是空白的,可以隨意填寫行程,使用起來比假發(fā)票更為靈活,且投資不大。想到此,一個大膽的設想出現(xiàn)在楊華腦海中:倒賣假行程單賺錢。

    一天,楊華的朋友劉俊寧、高瑞齊(均另案處理)來找他玩,楊華把“合伙倒賣假行程單”的想法告訴他們,劉俊寧、高瑞齊欣然同意。但考慮到假行程單進價在1角2分左右,搞設計、印刷出身的劉俊寧提議:“干脆購買印刷設備,自己印制。”楊華和高瑞齊一聽十分高興,3人當場約定:平均出資、利潤均分,同時做了分工:楊華負責聯(lián)系客戶,對外銷售;劉俊寧負責印刷;高瑞齊幫助劉俊寧印刷并打雜。

    出師不利,4合伙人“分道揚鑣”

    楊華等3人隨即投資2萬余元購買了機器設備,在劉俊寧的老家河南省長垣縣惱力鎮(zhèn)周村開始生產(chǎn)。但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第一次印制出的10萬份行程單被客戶以紙質不好和色彩差等原因全部退回,2萬余元的投資打了水漂。由于沒錢購進原料,2009年11月劉俊寧找到同學王金龍加盟。

    今年29歲的王金龍曾用名王廣慧,是江蘇省銅山縣何橋鎮(zhèn)肖莊村人,2002年畢業(yè)于河南省某市輕工業(yè)學院成教班。當時,王金龍因賭博欠下幾萬元債務,正急著尋找掙錢的門路,一聽劉俊寧說印制行程單利潤大、賺錢快,立即借了9萬元加盟進來。

    經(jīng)過反復試驗,楊華等人印制的行程單紙質、印刷質量等已經(jīng)很接近民航總局要求的標準了,于是大批印制起來。但由于技術還是不過關、責任心也不強,在接下來的2個月里,劉俊寧、高瑞齊印制出來的行程單出現(xiàn)了大量次品,這讓主要投資人楊華、王金龍非常著急。

    一份假行程單售價一兩角錢,熟知行情的楊華知道,要想掙錢,只能以量取勝。他頻頻催促劉俊寧加大印刷量,每天至少印制出3萬份。但劉俊寧、高瑞齊我行我素,每天印制出的行程單不到3萬份,其中三分之一還是廢品,一直賠錢。楊華和王金龍覺得冒著很大風險做這件事,卻掙不到錢,便分別支付給高瑞齊、劉俊杰3000元工錢,和他們“分道揚鑣”。

    另立鍋灶,雇親友繼續(xù)生產(chǎn)落網(wǎng)

    今年1月,楊華和王金龍將印刷設備拉到鄭州市惠濟區(qū)花園口村一處偏僻民房內,繼續(xù)生產(chǎn)。這次他們吸取上次失敗的教訓,雇了7名親友,即邢喜平、李帥、馬猛、張遠、吳某、杜某和王某(后3人均系未成年人),并重新做了分工。在王金龍看來,雇用親友不僅好領導,而且作為親友,責任心也強,干活踏實。

    楊華、邢喜平負責通過QQ聊天工具對外銷售業(yè)務;王金龍負責購買防偽紙張,打碼后運至加工點;王某負責制作帶有中國民航和稅務總局字樣的印章、行程單背面的使用說明、藍色底紋、黃條和黑框PS版;吳某負責印制行程單背面的使用說明;杜某和李某負責印制行程單證明的章和黑框;馬猛和張遠負責印制行程單正面的黃條和底紋。印制完畢后,邢喜平點數(shù)裝箱后交給王金龍,王金龍再用車送至鄭州市金水區(qū)物流公司或快遞公司發(fā)售,并負責回收貨款。

    5月29日,該團伙又將印制點搬遷至惠濟區(qū)老鴉陳辦事處蘇屯村一處民房,6月4日被公安機關查獲。民警當場查獲制作行程單的機器3臺,行程單成品108箱共計51萬份、半成品250余萬份,PS板8塊,機票防偽紙10卷。經(jīng)查,自2009年10月至案發(fā),楊華、王金龍雇用工人印制行程單500余萬份,銷售后楊華獲利5萬元、王金龍獲利7萬元。

    公安機關提起惠濟區(qū)檢察院批捕該案9名嫌疑人后,該院審查后以非法制作假發(fā)票罪批準逮捕了主犯楊華、王金龍和工人邢喜平、李帥、馬猛和張遠,未批捕吳某等3名未成年人。

    此類犯罪,易引發(fā)其他犯罪

    據(jù)惠濟區(qū)檢察院檢察長裴文典介紹,自2008年9月1日起行程單納入到發(fā)票管理范圍,成為各單位報銷差旅費的有效憑證之一。隨之,通過開展所謂“補打”行程單業(yè)務牟取非法利益的新型犯罪“應運而生”。

    河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副教授褚耿芳介紹說,此類犯罪具有4大危害。一是低折高賣,欺騙消費者。目前民航部門實行“明折明扣”政策,部分不法票務公司及“黑票代”為獲取不法利益,隱瞞真實折扣價,將低折扣票價按高價或全價銷售,提供給客戶假行程單。

    二是引發(fā)貪污或職務侵占罪。經(jīng)常出差的旅客對機票折扣較為敏感,為多報出差費用,獲取不法利益,往往會找不法票務公司及“黑票代”訂票,要求其將低折扣票價按高折扣或全價開具行程單,甚至有的無中生有,偽造乘機行為,引發(fā)貪污公款或侵占公司財產(chǎn)犯罪。

    三是隱匿收入,引發(fā)逃稅罪。不法票務公司為少繳稅款,往往采用個人銀行卡收款不入賬、開具假行程單給客戶的方法隱匿銷售收入,引發(fā)逃稅犯罪。

    四是乘客如果不慎取得假行程單,無法報銷,導致個人財產(chǎn)損失。

    幾種辦法,驗明行程單“真身”

    鄭州大學法學院教授魯嵩岳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百姓出行選擇飛機這一交通工具的越來越多。而普通百姓或財務人員還沒有掌握快速辨別行程單真?zhèn)蔚姆椒?,希望相關部門加強這方面的宣傳。

    據(jù)河南省民航局工作人員王芳介紹,有防偽標識的新版行程單已于2008年7月1日起啟用,旅客拿到行程單后,檢查其右上角印刷序號的后4位是否與驗證碼一致,如果不一致,該行程單就是一張假行程單;真客票行程單使用防偽紙印制,在其防偽紙背面可以看到“SW”和“MH”組合字樣的水印圖案,但是只有將行程單對準亮光處觀看才能看到,而假行程單水印是直接印在表面的,任何情況下都能看到;看行程單復印件的黃條位置是否顯現(xiàn)“復印無效”字樣,如果有該行程單就是真的,沒有就是假的。

    旅客也可登錄行程單左下角注明的驗真網(wǎng)址:www.travelsky.com 網(wǎng)站查詢;移動用戶還可發(fā)送英文字母“JP”到1065800999,收到回復短信后,按照提示輸入13位電子票號,就可檢驗行程單的真?zhèn)巍?

    如果旅客未拿到行程單,可以這樣鑒別:將電子票號和本人身份證號碼通過電話報給航空公司客服部的工作人員辨別真?zhèn)?撥打電子客票服務熱線4008158888查詢;登錄www.travelsky.com 網(wǎng)站查詢。

    案例鏈接

    首例出售假電子客票行程單案

    曾在航空公司工作的張琳潔以1750元的價格出售4992份偽造的電子客票行程單,2009年初,北京市海淀區(qū)法院以出售非法制造的發(fā)票罪判處張淋潔有期徒刑三年,罰金5萬元。據(jù)悉,這是2008年5月國家稅務總局將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納入稅務發(fā)票管理范圍后,法院首次以該罪名審結此類案件。

    2008年2月,張琳潔以張潔的名義在網(wǎng)絡上發(fā)布批發(fā)空白行程單的信息,并留下電話號碼。當年10月26日,舉報人付某通過電話與張琳潔聯(lián)系購買行程單5000份,并約好在北京市海淀區(qū)公主墳城鄉(xiāng)貿易中心門前交易。10月27日上午,張琳潔在事先約好的地點,以1750元的價格向付某出售電子客票行程單4992份。張琳潔被公安人員當場抓獲,并起獲了上述行程單。經(jīng)鑒定,行程單均系偽造。(涉案人員皆化名)

    責任編輯:孟洋洋

    為更好的為公眾說明安全知識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的圖片插圖,無任何商業(yè)性目的。適用于《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六條“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向公眾提供的作品中適當引用已經(jīng)發(fā)表的作品”之規(guī)定。如果權利人認為受到影響,請與我方聯(lián)系,我方核實后立即刪除。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