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小防騙:網(wǎng)絡信息需要仔細甄別
家里的“好太太”晾衣架的升降繩破損,需要更換。因為是很早之前購買的,購買時的保修卡等資料找不到了。因為有過更換的經(jīng)歷,一條大概是30元左右,于是撥打了售后服務電話。對方說是專業(yè)銷售代理,提供了一個售后服務電話,按照這個號碼打過去,無人接聽,覺得這個應該是對的。(因為晾衣架售后是維系客戶關系的,如果周末安排人上門服務,員工的加班費是個不小的開支,從經(jīng)濟成本來看,這部分開支是可以節(jié)約的。)后來想起家里的晾衣架是在百安居買的,于是再致電百安居索要售后服務電話,百安居提供了兩個電話號碼,其中一個與上述打過無人接聽的電話是一致的。周一致電售后服務,回復更換一條30元,另加上門費20元,并約好了上門維修的時間,因為是上班時間,就交待老人維修的事項和價錢。
維修人員準時上門維修,說是全要更換,總共要更換4條。按照習慣的思維,兩根晾衣桿的升降式晾衣架應該就是兩條升降鋼絲繩的,怎么會有4根?于是再次致電售后服務,問問究竟有幾根鋼絲繩。答復說每根晾衣桿由一長一短兩根鋼絲繩組成,更換一長一短兩根共40元,也就是總共需要材料費80元,上門服務費20元,共100元,比原來了解的多了20元,這個誤解是因為不懂構(gòu)造原理造成的,可以通過及時的咨詢來了解,也可以防止維修人員行騙。
如此說來,售后維修的市場信息在為消費者提供方便的同時,也給維修商提供了商機和發(fā)布商業(yè)信息的平臺。因此,我們在選擇時一定要仔細甄別,盡可能通過購買產(chǎn)品的正規(guī)信息渠道了解,在對其他售后維修信息了解研究不多的情況下,多比較,選擇適合自己的售后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