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8月初重慶女大學生上錯車遇害事故發(fā)生以來,加上8月21日“濟南:女大學生火車站搭電動車 遭52歲男子囚禁強奸”和“德州女大學生深夜上陌生人車被綁架 綁匪索要40萬”事故,江蘇女大學生遇害事件是近日來已經獲悉的第四起,這一系列事故讓人再次想起女性在公共空間的安全問題。
孤身一人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機
我們從這幾起事故中發(fā)現(xiàn),受害的女大學生都是在孤身一人的情況下遭遇事故的,女生單獨行動無疑給了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女生單獨出行?這與我們平常在大街上見到的似乎不合,因為我們經常能在大街上見到三三兩兩的結伴而行的女孩。
如果在網上搜索“女生單獨出行”,就會出現(xiàn)大量關于女生單獨出行的注意事項,我想作為女大學生不可能一點也不知道女生單獨出行的危險,但為什么還會自己出行呢?
我們平常見到的只是在大多數(shù)情況之下,比如女生結伴逛街,結伴吃飯,甚至大多數(shù)女生身邊都有一個或兩個的男生作為“護花使者”。但是誰也不能女孩外出事事都有伙伴隨行,就比如這幾起事故中,重慶女孩是因為“搭錯車”,至于搭錯車的原因是因為哥哥叫了一輛車,自己認錯車;江蘇女大學生是自己一人去火車站的路上被劫;濟南女大學生是在轉車途中加上天黑才讓犯罪分子得逞;德州女大學生是因為夜晚獨自一人。所有的這些,都是在遇害女大學生認為沒必要有伴隨行的情況下發(fā)生的。
女性個人的自我防范意識有待加強
這四起事故的原委在生活中是習以為常的。我們都坐過黑出租,都曾今一個人去過火車站,都獨自在夜里等過某個人,但是對象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我們試想一下,如果這四起事故中的當事人都是男性呢,還會發(fā)生這種遭遇嗎?不用說大家都知道絕不會有類似事故發(fā)生。
四起事故之后,人們就紛紛可惜少女太善良、單純。而因為女性天生比較容易泛起并表達同情與情感,再加上體力上的普遍劣勢,人們一般認為加強女性個人的安全防范教育太重要了。這樣的事件一出,媒體在報道事件的同時,也紛紛在稿件里加上了類似“女性安全注意手冊”之類的東西。這樣沒錯,可到底到底需要小小翼翼、謹慎到一個什么度呢?
倘若步步驚心、處處為營也不是辦法,總有防不勝防之處。所以,反思與加強女性個人的安全意識是沒有問題的,只是,這顯然還是很表面,遠遠不夠。并且,鋪天蓋地的反思與安全教育,還有可能引發(fā)群體恐慌。
當然促成這四起女大學生不幸事故的原因還有很多方面,比如網友就懷疑女大學生有的衣著暴露,有的還說遇到色狼是偶然因素,但是這不是關鍵,關鍵是女生的自我防護意識淡薄。
社會更應該視其為熱點 討論關注進而立法
既然類似事故發(fā)生了,社會各界就應該關注類似事件怎樣避免。比如說,政府和社會相關部門加強對黑出租的打擊力度,加大道路通車數(shù)量保證按點發(fā)車;加強對汽車站、火車站等公共場所的檢查力度,杜絕“摩的”;加強片警夜晚的巡邏力度等等都可以在源頭上避免類似的事件發(fā)生。
當然,事故應該引起社會對女性公共空間安全問題的關注,加強對相關法律的制定,從法律上保障類似事故不再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