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被抓獲
在6月26日國際禁毒日快要到來之際,一部反映販毒走私的網(wǎng)劇《余罪》熱播,巧合的是,該劇中的不少情節(jié)也在現(xiàn)實中上演了。記者了解到,近日,南京鼓樓公安分局禁毒大隊會同寧海路派出所,破獲了一起跨省販毒大案,現(xiàn)場繳獲冰毒4.2公斤。與網(wǎng)劇《余罪》相似的是,在這起案件中,毒販們交流時往往用代號,而且會將毒品進行偽裝。不過,最終7名嫌疑人全部落網(wǎng)。
毒販交流用代號
交易點選在兩省交界處
今年3月,在南京市警方集中開展的掃毒“安寧”專項行動中,鼓樓警方獲取一條線索:涉毒前科人員朱某有穩(wěn)定毒品貨源。鼓樓警方立刻展開偵查,經(jīng)過兩個多月縝密偵查,確認了朱某在上家馬某處購得毒品,馬某的上家是43歲的湖北人全某。據(jù)了解,全某從湖北省荊門市組織貨源,安排馬仔通過貨車夾帶或自駕車運毒的方式,運毒至安徽省滁州市境內(nèi),馬某接貨后再從滁州將毒品販賣到南京。今年5月29日下午,警方在安徽省全椒縣將全某、馬某等7人抓捕歸案,現(xiàn)場繳獲冰毒4.2公斤,鋼珠槍1支,查扣運毒車1輛。
警方介紹,在該案中,毒販們交流主要通過語音,文字較少。無論使用文字還是語音,都會使用代號,比如全某等人將冰毒稱為“水”,麻古喚作“果子”。鼓樓警方以往偵辦的案件中,還有毒販將毒品稱為“臘肉”的。
另外,在該案中,嫌疑人狡猾地5次變更交易地點,一開始選擇的是蘇皖兩省交界處的服務(wù)區(qū)或者收費站出口。一來這些地方四通八達,便于觀察和逃竄,二來人流量較大,魚龍混雜,便于隱蔽。后來毒販為了給警方偵查增加困難,選擇靠近兩省交界的全椒縣交易,這里面就涉及地域管轄權(quán)的問題。
對毒品進行偽裝
“毒老大”交易時不出現(xiàn)
鼓樓警方介紹,該案中全某應(yīng)算是《余罪》中“傅老大”的角色,交易時他沒有出現(xiàn),而是躲在賓館房間里遙控指揮,這一點與《余罪》劇情相似。不過這并不影響警方對他的打擊,法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另外,在該案中,嫌疑人與網(wǎng)劇中一樣,也是對毒品進行偽裝,他們使用茶葉盒偽裝,毒品被塑料袋、報紙、錫紙包裝了三層。不過對于警方來說,無論毒販怎么藏毒,只要被抓住,警方總能搜出來。
案件問答
偵辦特別重大案件才有可能啟用臥底
問:警方在偵辦毒品案時,真的會啟用臥底嗎?
鼓樓警方(以下簡稱警):在偵辦特別重大的案件時可能會,一般的案件不會。
問: 毒販會像《余罪》劇情中一樣布下障眼法,安排幾輛車同時出發(fā),但只用其中一輛運毒嗎?
警:這個主要取決于毒品數(shù)量,本案中繳獲冰毒4.2公斤,數(shù)目不算多,所以沒有那么大費周章,毒販也要考慮成本啊。不過我們警方倒是像電視劇里演的一樣,兵分幾路跟蹤,不斷換車,避免被毒販覺察。
問:毒販交易時都會像電視劇里演的一樣,使用現(xiàn)金交易嗎?
警:這個不一定,一般以毒販的習(xí)慣和方便為前提?,F(xiàn)金交易固然不會留下記錄,但是目標太大,攜帶也不方便,本案中4公斤冰毒的市場價差不多20余萬元,帶著這么多現(xiàn)金來回跑既不安全也更容易引起懷疑吧?,F(xiàn)在也有很多毒販使用轉(zhuǎn)賬方式,都是使用與自己毫不相干的他人的賬戶。不過為了逃避打擊,毒販一般不會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會選擇先驗貨,事后結(jié)賬。
問:毒販都會隨身攜帶槍支嗎?
警:不一定,本案中,警方繳獲鋼珠槍一支。不過抓捕毒販確實存在危險,與毒販槍戰(zhàn)也不是沒有發(fā)生過。我們的緝毒民警很多身上都帶傷,而且因為工作保密性的需要,即使因為案件而被宣傳,他們在報上也沒有真名、沒有照片。他們屢次參加偵辦公安部督辦的毒品大案,有過槍戰(zhàn),多次千里走單騎追蹤毒販。
了解關(guān)注更多資訊,盡在佰佰安全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