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兩車交匯兩方生口角 “90后”小伙當場刺死對方)
據(jù)報報道,昨日凌晨5時許,在石獅祥芝中心漁港內(nèi),由于兩車交匯,兩方司機發(fā)生口角,“90后”小伙在爭吵中拿出隨身攜帶的鋒利工具,朝對方刺去,造成其當場死亡。
昨日,石獅的一些微信朋友圈上流傳幾張照片。照片顯示:在一輛農(nóng)用車旁邊,一名身穿紅色上衣,軍綠色褲子的男子躺在血泊中,周圍有民警正在調(diào)查處理。據(jù)網(wǎng)友介紹,凌晨5時許,死者駕駛農(nóng)用車運貨與另外一輛小貨車交匯時,不知為何與司機發(fā)生口角。爭吵中,對方拿出隨身攜帶的鋒利工具,朝死者身上刺去。
昨日下午,記者從石獅警方處獲悉,案件是由于雙方口角引起,犯罪嫌疑人蔡某系石獅蚶江人,為90后;死者姓孫,安徽人,約40歲。目前,犯罪嫌疑人已向警方投案,案件正在調(diào)查中。
佰佰安全網(wǎng)提醒:當發(fā)生交通事故時,要及時報警,不可向他人實施暴力行為,否則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1、行駛時氣囊上面擺放物品
氣囊可以在發(fā)生正面碰撞后彈出,提供緩沖和保護,以確保人身安全。氣囊在瞬時沖破塑料面板,如果面板上放有物品,物品就會隨著向前彈出,速度之快也許可以趕上子彈。氣囊還未實行保護,“子彈”卻先傷了人,可謂功不抵過。
正常行駛后,氣囊就時刻處于待命狀態(tài),建議車主不要在氣囊位置上放置任何物品。
2、駕駛自動擋不扶方向盤
自動擋車解放了左腳,但不等于也解放了雙手。常有駕駛者,左手打電話,右手掛擋、扶方向。其實這是一種分散注意力、降低駕駛者反應(yīng)速度的錯誤習慣。在較高速度行駛(60千米/小時以上)時,如果車輪受到坡坑的顛簸而偏離方向,很容易造成事故。如果雙手拿著其他物品,不能迅速回到方向盤處,車輛方向不穩(wěn),事故發(fā)生的概率會更高。
3、晚上長時間使用遠光燈
大多數(shù)駕駛者都知道,晚上長時間使用遠光燈不僅不會提高行車安全,反而會增加危險系數(shù)。遠光燈會車可導致對面駕駛者瞬間致盲,極其危險;面對遠光燈,駕駛者對于對面車輛車速和距離的估計會產(chǎn)生誤差,容易發(fā)生失誤操作,同時遠光燈后方的事物很難被對面來車發(fā)現(xiàn),影響判斷。
遠光燈濫用危害極大,建議車主們慎用,在照明情況不佳的道路中行駛時可以使用,但為了不對其他車造成影響,建議遠、近光燈交替使用,對向有來車時應(yīng)即時切換。
4、駕駛座椅太過靠后
一些駕駛者因長時間開車總希望把腿伸直。把座椅位置調(diào)得太過靠后,腿部空間固然增大很多,但是伸直了腿很難在緊急制動時發(fā)力,而且由于安全帶的束縛,身體不能大幅前傾,導致制動不及時造成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