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妊娠28周以后、38周以前,胎兒尚未成熟而生產的,叫做孕婦早產。早產一直是新生兒最主要的死亡和致病原因,并且可以導致后遺癥。
2015年11月10日下午5時許,恩施州巴東縣來漢的孕婦朱女士在運行中的地鐵2號線車廂內突然早產。關鍵時刻,同車乘客伸出援手,他們撐起雨傘為孕婦營造出一個 簡易“庇護所”,脫下帽子和圍巾包裹住剛出生的女嬰,醫(yī)護人員及時趕到送往就醫(yī)。昨日,救助孕婦的過程在網(wǎng)絡上引起網(wǎng)友關注,大家都希望朱女士和她的孩子平安。但遺憾的是,經(jīng)全力搶救,雙胞胎女嬰因早產仍不幸夭折。目前,朱女士身體狀況良好。
孕婦地鐵車廂內早產
地鐵兩套方案施救
昨日下午,地鐵2號線司機竇天育駕駛B16號列車從金銀潭站出發(fā)。下午5時許,有乘客按響車內通話器告訴竇天育,2號車廂內有一名孕婦腹痛難忍,看樣子是要生了。孕婦的丈夫譚先生說,妻子懷孕只有5個多月,屬于早產。
聽到這一消息,竇天育趕緊與行車控制中心取得聯(lián)系。該中心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地鐵運營公司有關負責人說:“當時公司拿出兩套方案。一種是在孕婦 能堅持的情況下,列車不停車直接一路開往街道口站,將孕婦送往省婦幼保健院搶救。另一種是孕婦在車廂內生產,就近采取措施施救。”
洪山廣場站值班站長李雯回憶說,下午5時13分,他們接到司機通知,這名孕婦已經(jīng)生產。于是,他們帶上緊急救援物資,并抬著擔架沖往已經(jīng)??吭谡九_上的列車。
“我們看到朱女士躺在椅子上,周圍有乘客拿著雨傘進行遮擋。已經(jīng)出生的嬰兒被乘客抱著,嬰兒身上裹著其他乘客的帽子和圍巾。但朱女士懷的是雙胞胎,還有一個孩子沒生出來!”李雯說。
危急時刻巧遇女護士
車廂內7名乘客合力救助
由于系早產,女嬰出生后生命體征很弱。此時,26歲的乘客劉芳站了出來。她抱著女嬰,用手指輕輕按壓其胸腔。她說,她來自恩施州一家醫(yī)院,是一名護士。
“我當時在7號車廂,聽到車內廣播說有孕婦在2號車廂需要幫助,就從人群里擠了過來。”市民李阿姨昨晚向記者回憶說,“關鍵時刻,我也沒想那么多,覺得別人有困難就應該幫助。”
經(jīng)過和譚先生簡單交流后,李阿姨得知,這對不到30歲的夫妻來武漢后已在省婦幼保健院做了檢查,原本計劃晚上乘車回老家,不料在地鐵上出了意外。“外地人,又這么年輕,我們乘客不幫忙誰幫忙?”李阿姨說。
面對隨時可能發(fā)生的危險,地鐵站內工作人員決定將朱女士送到地面。于是,7名乘客加上3名地鐵員工,和朱女士的丈夫譚先生一起,抬起了擔架。記者從當時的監(jiān)控視頻中看到,他們一路小跑,僅花了1分多鐘就將擔架抬到了地鐵站A出口,并送上已經(jīng)等候在此的救護車。
早產雙胞胎不幸夭折
家屬感謝武漢市民無私援助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婦產科醫(yī)生王旬直接參與了搶救母嬰。她介紹說,朱女士被送來時,一名女嬰已沒有生命體征。很快,另一名女嬰在急診科病床上產 出。兩名女嬰只有21周。國際上公認只有在母體生存至少達到24周,嬰兒產下才有可能存活。醫(yī)護人員竭盡全力,無奈新生寶寶太小,心肺功能不全,不幸夭 折。
昨晚,朱女士長久用被單遮住臉,陷入悲痛中。記者不忍心打擾她。朱女士的丈夫譚先生向記者表達了對一路護送的熱心市民的謝意,也不再多言。目前,朱女士身體狀況良好。
據(jù)了解,朱女士今年29歲,這次是她第二次生產。此前,她生過一胎,有早產經(jīng)歷。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婦產科主任李家福提醒,頭胎正常、生第二胎的 孕婦不要大意,特別是有流產史、早產史的孕婦,一旦有腹部疼痛、見紅等先兆流產癥狀,要及時到醫(yī)院診治,必要時進行保胎,不要輕易外出活動。
佰佰延伸閱讀:臺灣孕婦早產電梯產子消防員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