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薪跳樓事件時有發(fā)生,人們紛紛指責這一不理智行為。據(jù)悉,上海4人跳樓討薪與警方對峙36小時,或因危害社會公共安全秩序被追究刑責。
今年8月25日,4名年輕男女來到閔行莘莊龍之夢商業(yè)廣場的五樓屋頂,拉出“天理昭昭,還我們血汗錢”、“詐騙犯罪不管,我們家破人亡”的大型橫幅。其間,4人坐在屋頂平臺外沿上揚言跳樓,與警方對峙時間長達36小時。
由于維權過度妨害公務,閔行公安分局已將此案移交司法機關,這一事件的組織者熊某或將因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被追究刑責。
精心選址,不會真跳
今年8月25日上午11點,閔行公安分局接到市民110報警,滬閔路凱德龍之夢商務樓樓頂有4人揚言跳樓。接警后,公安、消防、救護均在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由于4人坐在樓頂沒有護欄的圍墻外沿上,經(jīng)消防員評估,沒有強攻將人救下的條件,并且如果對方反抗,還存在將救援人員反拖下樓的危險。因此只能通過談判,勸說其放棄輕生。
現(xiàn)場民警了解到,4名輕生者均是85后創(chuàng)業(yè)者,因投資失敗與一家公司發(fā)生經(jīng)濟糾紛。為了拿回損失,便想出了用揚言跳樓的方式逼迫政府介入,引起社會關注。
“莘莊龍之夢,對面就是區(qū)政府,邊上就是地鐵站,人多,都看得到?!薄拔覝蕚?5號去,你們要不要跟我……”這是犯罪嫌疑人熊某在一個名為“我們要維權”的微信群里的對話。實際上,這一起聚眾跳樓并非偶然,而是一起有預謀的事件。嫌疑人熊某早就開始在有同樣遭遇的投資者微信群里組織大家去“鬧”,并且提前制作了橫幅,精心挑選了“跳樓”地址,試圖利用“多人跳樓”引起政府關注。
在審訊過程中,熊某承認,自己本意并不是跳樓,也根本不會跳樓結束自己生命,他只是希望用這樣的方式能把自己的錢討回來。
對峙占用大量公共資源
在該事件的處置中,警方共出動了近80余名警力,處置時間長達36小時。解救方面,多名公安談判專家不眠不休,持續(xù)對4人開展勸導工作。在勸導過程中,除熊某以外的三名輕生者均有過思想動搖,但是在最初的16個小時里,熊某一直在勸說其余三人不要聽信警方。最先被解救下的楊某在回到安全區(qū)域后,因體力虛脫,被送醫(yī)救治。而最后與熊某一同被解救下的楊某,本已經(jīng)同意配合警方先回到安全區(qū)域,但當熊某再次對其進行勸說后,楊某又回到了原地。熊某持續(xù)勸說同伙,造成了4人長時間與警方的對峙。
醫(yī)療消防方面,2輛救護車、1輛消防車一直在現(xiàn)場待命,其中救護車的待命更是給全區(qū)急救服務造成了影響。從8月25日9時至26日20時30分,4人最終先后被勸說下樓。依據(jù)4人情節(jié)輕重,楊某、張某(女)、李某因擾亂公共場所秩序分別被行政拘留8、9、10日,熊某因涉嫌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被刑事拘留。目前,閔行公安分局已將此案移交司法機關,這一事件的組織者熊某或將因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被追究刑責。
今年以來,閔行公安分局接報轄區(qū)內因維權發(fā)生過激行為的警情近百起,而因維權過度引發(fā)的妨害公務案件也不少,其中5人已被閔行公安分局刑事拘留。市民維護個人權益是法制意識強化的體現(xiàn),但是在維權過程中,如何依法維權仍是值得深思和學習的內容。熊某在審理最后階段向民警表示,由于自己對法律的一知半解,才有了揚言跳樓的愚蠢想法,如今后悔莫及。
相關新聞:男子爬樓“以死相逼”欲討薪不料被捕遭拘留
更多安全資訊請關注本安全網(wǎng)公共安全頻道!如果想了解更多知識請關注話題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