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了車,帶孩子出行無疑方便許多,但同時也增加了發(fā)生意外的可能。那么,兒童如何安全乘車呢?
現(xiàn)如今,年幼兒童的乘車安全問題在私家車普及的同時,也逐漸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不恰當?shù)某塑嚪绞?,會對孩子造成意外的傷害。那?a href="http://htin8.cn/kp/2550.htm" target="_blank">兒童乘車的安全方法有哪些呢?佰佰安全網(wǎng)來介紹一下相關的兒童出行安全小知識。
兒童乘車比較容易受傷,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頭部相對于身體其他部位比較大也比較重。一個9個月大的寶寶頭部重量占身體重量的25%,而成人的頭部只占身體體重的6%。加上寶寶身體各個方面都比較脆弱,頸部和骨盆都沒有完全發(fā)育好,乘車過程中發(fā)生意外,兒童不具備應變的能力,因此比較容易受傷。而如果事故中傷及到兒童的頸部和頭部,往往會是致命的傷害。
除此之外,兒童一般天性好動,常常嬉戲于車間,且兒童的心智尚在發(fā)展中,還不成熟,自我安全意識不強,在乘車過程中,特別需要引起家長的注意。另一方面原因是家長監(jiān)管不利,家長的安全意識薄弱,未使用兒童座椅是重要因素。
錯誤一:抱著孩子坐在副駕駛
有數(shù)據(jù)表明,安全氣囊在打開充氣時,時速約有300公里,會產生很大的作用力,使得兒童面臨著窒息的危險。對12歲以下兒童來說,他們的肌肉骨骼很脆弱,安全氣囊張開時產生的沖擊力很可能造成孩子胸部骨折、顱內出血等傷害,而且氣囊蓋板炸開的碎片很容易將孩子的頸部及氣管割傷或者割斷。
錯誤二:讓孩子從天窗或側窗探出身子
據(jù)了解,電動車窗玻璃一般完全升起大概需要3-4秒鐘,其推動力卻可以高大56公斤,對于孩子纖細的胳膊與頸部來說,這樣的推動力無疑是可以致命的。
錯誤三:讓孩子站在中央扶手上
當我們開著家用小車以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加上一個成年男子的體重,在發(fā)生碰撞時,所產生的沖擊力可以高達3000公斤;而時速50公里的汽車如遭遇正面碰撞,兒童會瞬間產生30倍于自己體重的前沖力。在這種外力作用下,任何一個成年人都無法抱住孩子。
錯誤四:讓孩子獨自一人在車內
夏天車內溫度快速升高,即便在打開空調的情況下,長時間也會造成大腦缺氧等危險,加上可能發(fā)生的突發(fā)情況,絕對不能將孩子獨自留在車內。
錯誤五:讓孩子坐在副駕駛上
不能讓孩子單獨做在副駕駛座位,一是需要避免發(fā)生碰撞時來自副駕位氣囊彈出對兒童造成的傷害,二是要避免緊急剎車情況下造成兒童被拋出的危險。
錯誤六:讓孩子使用成人安全帶
不足1米3的兒童,不能使用成人安全帶。通常情況下,即便成人安全帶降到最低位置也已經超過了兒童的頸椎,容易勒住兒童的脖子,造成頸椎錯位。
錯誤七:在車上給孩子喂食物
車輛在顛簸過程中喂食,容易使失誤或水進入呼吸道,造成危險。
隨著汽車走入家庭和消費者購車觀念的成熟,兒童與汽車安全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兒童乘車時,45%的家長采用自己看護或懷抱這一不正確的保護措施。另據(jù)專家披露的數(shù)據(jù)顯示,84.5%的家長沒有為孩子專門配備乘車安全裝備;24.8%的家長對兒童乘車安全知識毫不了解。很多家長主觀地認為,把孩子尤其是嬰兒抱在懷里最安全。據(jù)某項調查顯示,18位受訪車主里,僅1位安裝兒童安全座椅,兒童乘車安全備受威脅!
因此,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每年有18萬以上的15歲以下兒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數(shù)十萬的兒童致殘。在所有死因當中,交通事故對5—14歲兒童的致死率已經排在各種死因中的第二位。
1、配置兒童安全座椅 抱在懷里并不安全
很多家長認為把孩子抱在懷里,開車速度慢一些,就不會有什么危險,再說還有安全帶的保護。然而這種說法真的正確嗎?相關專家指出,當汽車以每小時40公里速度行駛時緊急剎車,5.5公斤重的嬰兒在慣性的作用下會變成110公斤。這種情況下,家長根本無力抱住懷中的孩子。美國交通事故統(tǒng)計表明,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可以使兒童傷害事故降低71%。另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報告顯示,兒童使用安全座椅的比例提高10%,兒童受致命傷害的概率會降低35%。
2、安裝可調高度安全帶
不同年齡層的兒童,因為身材大小的差異,就需要一個可調節(jié)安全帶。可調高度的安全帶可以通過調整位于座位旁邊的處于最高位置的固定點(通常在B柱上),來適應不同身材駕乘人員的肩部高度,作用于有效位置,從而為各種身材的人提供有效保護。
3、防夾電動車窗
好奇、好動是兒童們的天性,他們會玩轉車窗,這時問題就來了。因此防夾電動車窗就誕生了。據(jù)了解,防夾電動車窗在關閉碰到障礙物時玻璃不再往上升,這樣既保護玻璃不破裂又能避免兒童被夾傷。
4、啟用兒童安全鎖及車窗鎖
孩子天性好動且有極大的好奇心,往往因為好奇或是不經意間碰觸一些開關。萬一不小心開啟車門或車窗,很容易被甩出車外。作為父母一定要對孩子負責,上車后手指輕輕一鎖就能保證孩子的安全。不要因為心存僥幸或大意馬虎而釀成悲劇。
5、安全坐椅卡位
目前,不少有孩子的家庭會在購買汽車的時候考慮購買兒童安全坐椅,但是,部分老車型并沒有配備此類的固定裝置,要加裝安全坐椅需要用安全帶固定。現(xiàn)在,有的廠家設計更人性化、貼心化。有些車型已經標配了兒童安全坐椅固定裝置,可直接加裝兒童安全坐椅。而有些車已預留了符合標準的兒童安全坐椅安裝位置,并且能夠滿足安全坐椅向前和向后等模式。
兒童身體堅決不能伸出車窗外
記得小時候,父母就教育我,絕對不能將頭和手伸出車窗外。萬一碰到剮蹭輕則磕破,重則造成生命危險。同時,在加減速時,孩子也容易因撞到AB柱而受傷。尤其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讓兒童鉆出天窗。除了異物撞擊、突然加減速帶來的風險之外,還可能因天窗關閉而夾傷孩子。
切忌將孩子獨自留在車內
家長因為臨時辦事或粗心大意將孩子獨自留在車內,導致孩子休克甚至死亡的新聞相信大家都看到過。尤其到了夏天,密閉的汽車內氣溫上升很快,加上密閉環(huán)境下空氣不流通,很容易讓人感覺不適,更不要說是兒童了。有實驗表明,在26.7°C的環(huán)境氣溫下,停放在陽光直射地方的車內溫度,20分鐘就升高到災害性的42.8°C。這對兒童來說,是絕對難以忍受的。
12歲以下孩子不要坐副駕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爸爸或者媽媽開著車,孩子自己坐在副駕駛座上,或者孩子由爸爸媽媽抱著坐在副駕駛座上。一般的私家車座位是按照成人標準設計的,孩子獨自坐在副駕駛座上,即使系上安全帶,也很難控制身體,容易從安全帶下滑出,最致命的就是發(fā)生事故時,安全氣囊彈出的殺傷力,12歲以下的孩子頸部還正處在發(fā)育期,肌肉骨骼都比較脆弱,安全氣囊張開的沖擊力,可能造成孩子輕則面部受傷,重則胸部骨折、顱內出血、頸椎骨折以及窒息等后果,而且氣囊蓋板炸開的碎片很容易將孩子的頸部及氣管割傷或者割斷。
不要讓孩子獨自坐在后排
一些家長為了空出足夠的空間供孩子玩?;蚱教?,選擇讓孩子獨自坐在后排。事實上,兒童獨自坐后排的危險性不亞于坐在前排的危險性,孩子天性好動,很有可能在家長不注意的情況下拉開門窗發(fā)生意外,大多數(shù)孩子無法在汽車發(fā)生緊急情況時照顧好自己,而家長在前排也無法及時保護,因此盡量不要獨自一人開車帶著小孩乘車。
不要讓孩子系成人安全帶
大多數(shù)家長認為只要給孩子系上安全帶就萬事大吉了,事實上,一般汽車坐椅和安全帶均以成人尺寸設計,不適合身材矮小的兒童體形,發(fā)生碰撞時安全帶如果正好勒住孩子的脖子,就成了最危險的“索命”帶。
通過本文我們可知,兒童安全乘車已經成為了家長需要重視的安全問題,家長朋友不但要自己了解,而且還要教育兒女今后怎樣乘車才是安全的,這樣才可以保證孩子的安全哦!
責任編輯: 陳淼琪
科學知識改變你我生活普及安全暢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網(wǎng)原創(chuàng)出品公眾號: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