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生交通事故之后最迫切的是幫助傷員止血,止血才能保命!越緊急,越需要冷靜,特別是科學,安全的人員救護。那么,究竟該如何對傷員進行正確的止血包扎呢?跟小編探討一下吧!
外傷止血包扎是交通事故現(xiàn)場急救應急處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時正確的包扎,可以達到壓迫止血、保護傷口、減少感染、減少疼痛等目的。本文佰佰安全網(wǎng)著重為您講述有關外傷止血包扎常用知識的交通事故處理小知識。
1、開車太快
十次車禍九次快!現(xiàn)在的人們生活都太著急了,開車恨不得下一秒就到目的地。我們總以為剎車會像大腦想象的那樣說停就停,然而當我們發(fā)現(xiàn)前方有危險的時候,剎車告訴了我們它做不到。
當然,有時候并不是因為著急才開得快,有些人就是喜歡追求速度與激情。管它限速是多少,只要那強烈的推背感刺激腎上腺素分泌,一切都已是浮云。殊不知死神正在與之共舞,簡直就是在拿生命開玩笑。
2、開車不守規(guī)矩,隨意加塞、變道
這在中國的道路上已經(jīng)司空見慣了,您要是出門從來沒碰到過有人強行加塞、隨意變道,你都不好意思說你是中國人。每個人看到這類行為都會憤怒,然而當我們自己著急的時候,或許也會犯這種錯誤。無故的變道,加塞,會導致后車難以及時采取措施而引發(fā)追尾,剮蹭等事故的發(fā)生。如果遇到路怒癥患者,那么情節(jié)可能會更加嚴重。
3、酒后駕車
東風吹,戰(zhàn)鼓擂,喝上二兩誰怕誰!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道理誰都懂。可是喝酒之前人是清醒的,一旦酒精麻痹了大腦之后,或許連自己是誰都忘記了,怎會記得酒后不許駕車?有些自控能力稍微強一點的,沒喝多少,覺得自己意識還算清醒,就抱著僥幸心理去開車。不論是酒駕還是醉駕都是違法的,躲得過交警的檢查未必躲得過路上的危險。想要安全出行,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滴酒不沾。酒后開車害己害人,不要到了醒酒之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闖下大禍。
4、機非混行
在路上的我們都會有這么一種心理:當我們開車的時候,很討厭前邊有各種電動自行車、三輪車,慢悠悠的堵在前邊(偶爾也會有自行車)。當我們自己騎自行車出行的時候,看到汽車在那里排隊蠕行,總想見縫插針,好讓自己先快一點通過。這就是為何中國的道路總會出現(xiàn)機非混行的主要原因,因為我們的心態(tài)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在考慮問題的。當然,非機動車道的設置也要合理,有些地方的路段是沒有非機動車道的,有的非機動車道被其他車輛或者臨街的攤販占據(jù),這也是導致機非混行的原因。由于非機動車更加的靈活多變,使得機動車司機難以第一時間作出準確判斷,因此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之間的事故發(fā)生率及其的高。
5、超載
也許很多私家車主會覺得,超載造成的交通事故簡直是太低了。其實不然,不論私家車還是客運車,在超過車身額定荷載之后,都會對車輛的操控安全造成影響。最直觀的表現(xiàn)就是剎車距離變長,而且輪胎壓力增大,爆胎的風險也會增加。此類事故雖然多數(shù)發(fā)生在大型客車上,但是私家車因為超載造成的交通事故也并非沒有。
6、闖紅燈
這是最容易出現(xiàn)交通事故的一個行為,也是中國最典型的道路違法違章行為。闖紅燈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機動車闖紅燈,一種是行人闖紅燈。無論哪種,其安全隱患都是最大的。我國交通事故案例中,闖紅燈導致死亡的案例最多。尤其是行人闖紅燈行為,似乎成了中國特色。
主動避險
無論是行人還是機動車駕駛員都應當遵守交通規(guī)則,行人走人行道,自行車騎在非機動車道,機動車行駛在機動車道,做到各行其道。由于機動車有著重量和速度這個明顯的優(yōu)勢,所以機動車駕駛員更要做到主動拒絕酒后駕駛、拒絕無照駕駛、拒絕疲勞駕駛,拒絕超速行駛等危害交通安全的交通違法行為。
撞車時,車上的乘客應當雙手護頭,全身盡可能的放松,并從座位下滑,減少撞擊力;汽車翻滾時,坐車者雙手應緊緊抓住車的某一部位,身體緊靠在座位上;發(fā)生劇烈碰撞的交通事故后應立即撤離車廂,迅速在就近的安全區(qū)域躲避,避免發(fā)動機和油箱瞬間可能發(fā)生火災或爆炸。
救護辦法
交通事故的現(xiàn)場救護關鍵是:搶時間,“白金10分鐘、黃金1小時”,最初的10分鐘、1小時內(nèi)的搶救是最關鍵的,正確的早期救護可以挽救傷員的生命和減低傷殘,所以要快速呼叫“120”,這就是常說的,先打120,再打122。
實施有效地搶救傷員,首先迅速判斷傷者有無生命危險。
1、如果傷員已經(jīng)昏迷,對外界刺激反應消失,或瞳孔兩側大小不等,呼吸不規(guī)則,脈搏不清,均說明情況嚴重。對神志昏迷的傷員,應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果口腔中有嘔吐的食物、痰、血塊等異物,應予以及時清除,并使傷員的頭后仰,以防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死亡。
2、如果傷員的心跳呼吸停止,應立即胸外心臟按壓(每分鐘100次)、人工呼吸,二者比例為30:2。
3、如果傷員出現(xiàn)煩躁不安、脈搏變?nèi)醵?、呼吸急促、顏面蒼白等情況,說明傷者有大出血,并已進入休克狀態(tài),此時應抓緊時間送醫(yī)院。
一個成年人失血量在500毫升時,可以沒有明顯的癥狀。當失血量在800毫升以上時,傷者可出現(xiàn)面色、口唇蒼白,皮膚出冷汗,手腳冰冷、無力,呼吸急促,脈搏快而微弱等。具體現(xiàn)場的急救措施如下:
1、指壓止血法:若受傷者頭部出血,可以用塑料袋(塑料膜)套住手指,拿上干凈的紗布或紙巾直接按壓住傷者的出血點,通過用手指壓迫血管,使血管閉合而達到臨時止血的目的。
2、間接按壓法:用拇指按壓住耳前顳淺動脈(耳屏前1.5厘米處,用手觸摸有脈搏跳動),按壓此處可以改善額頭和頭頂?shù)某鲅獱顩r。
3、加壓包扎止血法:用消毒紗布或干凈的手帕、毛巾等敷于傷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手帕、毛巾或布條折成帶狀纏繞在受傷的肢體上,拉緊、打結,或用木棒、筆桿、筷子等棒狀物體,于布結處旋轉(zhuǎn)擰緊固定。只有這樣施加一定的壓力才能止住血。
現(xiàn)場急救除了有效地止血之外,另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正確的包扎傷口,以達到壓迫止血、減少感染、保護傷口、減少疼痛等目的。具體的做法是讓傷員坐下或躺下,抬高受傷部位,用消毒紗布覆蓋傷口,救助者用手直接在敷料上施壓5-10分鐘;止血成功后,再用繃帶、三角巾纏繞包扎,并施加一定的壓力以幫助止血。四肢傷口包扎后,必須檢查手指或腳趾的血液循環(huán),若傷員感覺傷肢腫脹、麻木,應及時松解繃帶等包扎物品。
(1)纏繞繃帶的方向應是從內(nèi)向外,由下至上,從遠端至近端。開始和結束時均要重復纏繞一圈以固定。 打結、扣針固定應在傷口的上部,肢體的外側。
(2)包扎時應注意松緊度。不可過緊或過松,以不妨礙血液循環(huán)為宜。
(3)包扎肢體時不得遮蓋手指或腳趾尖,以便觀察血液循環(huán)情況。
(4)檢查遠端脈搏跳動,觸摸手腳有否發(fā)涼等。
有關交通事故外傷止血包扎的小常識就為您介紹到這,希望您可以通過本文學會正確的包扎方法,當然我們誰都不希望自己發(fā)生交通事故,但學會一些緊急救護知識還是有所幫助的哦!
責任編輯: 陳淼琪
科學知識改變你我生活普及安全暢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網(wǎng)原創(chuàng)出品公眾號: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