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詐騙為何屢禁不止?

近日,肯尼亞將77名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遣返中國大陸,這是我國首次大規(guī)模押回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而受害人也表示臺灣不能輕易釋放電信詐騙分子,必須嚴懲他們,補償大陸受害者的損失,給受害者一個滿意的交待。隨著通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應用,社會上利用通訊信息的違法犯罪行為越來越多,其表現(xiàn)特點為手段多、花樣新,讓人防不勝防。不論是明星藝人還是普通群眾都深受其害,那么為何電信詐騙屢禁不止?
電信詐騙,最早于上世紀90年代在臺灣出現(xiàn),最初主要通過傳遞虛假的“刮刮卡”、六合彩等中獎信息的形式作案,當時的詐騙手段較為簡單,作案范圍也相對狹窄,主要在臺灣本地進行。
進入2000年以后,為了改善兩岸通信條件,臺灣移動電話業(yè)開始在福建建立信號臺,進而方便了兩岸人們的通信。同時,這也為臺灣電信詐騙犯罪團伙開辟了新的詐騙路線,自2003年開始,臺灣反詐騙呼聲越來越強烈,加之臺灣當局開始加大對電信詐騙的打擊力度,使得臺灣的詐騙市場空間越來越小。因此,電信詐騙也順勢調轉方向瞄準大陸。電信詐騙逐漸向中國其他經(jīng)濟發(fā)達省份滲透,之后迅速在全國范圍內蔓延。
“改良”后的電信詐騙,呈現(xiàn)典型的集團化和職業(yè)化特征
所謂電信詐騙,學界也沒有給出定義,一般是指犯罪分子通過電話、網(wǎng)絡和短信的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轉賬的行為??傊?,就是通過通信方式,向你傳遞一個欺騙性謊言,假借為你獲利、止損,或以親朋身份尋求幫助,博取信任,騙取錢財。
這些年來,電信詐騙手法不斷翻新,利用社保、郵局、公檢法、銀行、醫(yī)院、計生、老師等名義,實施有針對性詐騙的行為屢見不鮮。
電信詐騙團伙成員之間按照公司化運作,分工明確,互不交叉。一般有五個層次的人員:一是境外核心人員。據(jù)統(tǒng)計多為臺灣籍,此類人員負責編制詐騙模板;準備作案所需的器材設備、銀行卡;從內地物色、招募“接線員”,并將“接線員”帶到詐騙場所培訓和管理。
二是技術支撐人員。一般由核心人員從網(wǎng)絡招募,或經(jīng)圈內人員介紹加入。他們負責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遠程為詐騙團伙安裝并維護VOIP(網(wǎng)絡電話)軟件和“透傳軟件”,并保證詐騙團伙的電話能順利接入內地的電話網(wǎng)絡。
三是專業(yè)拆賬人員。在核心人員指揮下,將全部贓款拆分——若在境內取款,一般拆解為單筆2萬元以下(方便在ATM機上取出),以確保能在一天內轉移全部贓款。
四是取款人員,也稱為“車手”。車手一般事先潛入各地待命,拆賬完成接到取款指令后,迅速持銀行卡到ATM機取錢,最后贓款會流入地下錢莊。
五是關聯(lián)作案人員。大量的不以團伙成員真實身份注冊、與犯罪團伙毫無身份關聯(lián)的銀行卡,是詐騙成功的保障,也是每個電信詐騙團伙必備的犯罪工具。電信詐騙團伙這一“剛性需求”,近年來逐漸催生了專門提供銀行卡的公司,這些公司通過各種合法或非法渠道獲得大量銀行卡,通過地下渠道販賣給詐騙團伙。
中國大陸雖然不斷打擊電信詐騙,但收效甚微,近幾年有愈演愈烈趨勢
2010年,公安部組織3000余名警力,協(xié)同臺灣警方聯(lián)手摧毀特大電信詐騙犯罪網(wǎng)絡群,搗毀詐騙窩點及地下洗錢場所124處,僅長沙就出動警力2000人,抓獲臺灣籍嫌疑人近200名,搗毀窩點22個。
類似這樣的集中打擊,在2011年也有不少,但是效果如何呢?根據(jù)廣東市公安局的一份文件披露,2012年,全國電信詐騙案件共17萬余起,造成損失80多億元。比2011年10萬余起40多億元分別上升70%、100%。電信詐騙近年來已經(jīng)呈現(xiàn)猖獗之勢。
據(jù)透露,2015年全國電信詐騙發(fā)案59.9萬起,造成經(jīng)濟損失222億元。其中,以臺灣人為骨干的電信詐騙犯罪團伙實施詐騙犯罪占整個電信詐騙案件的20%,造成的損失卻占50%以上,千萬元以上的大案要案基本都是臺灣電信詐騙集團實施的。
電信詐騙難根治,關鍵在于改號電話等通訊手段極具迷惑性
談及電信詐騙受害者,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他們“笨”,不然也不會上當。根據(jù)武漢警方對2013年下半年發(fā)生的電信詐騙案件分析,武漢發(fā)生的20萬元以上電信詐騙案受害人中,55歲以上的老年人比例最大,占78%。老年人防范詐騙意識淡薄,所以更容易受騙。
談及電信詐騙的辦案難度,公安也是一肚子苦水?!坝捎陔娦旁p騙屬于‘非接觸式’犯罪,環(huán)環(huán)相扣,很難留下詐騙的確鑿痕跡,又跨境,為警方辦案帶來困難?!绷硪幻?,由于電信詐騙不受地域和空間限制,使得發(fā)現(xiàn)、跟蹤和抓捕有很大難度,破案成本非常高?!彼杂腥苏f,公安打擊不力是電信詐騙猖獗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這些都不是電信詐騙難根治的主因。老年人防范意識淡薄、公安機關辦案難度大,都是讓電信詐騙變得更容易的原因,但不是造成電信詐騙的原因。電信詐騙難根治,主要原因要從電信詐騙的渠道上去找。防詐騙,需自己長點心。
責任編輯:胡玲玲



- 關鍵詞
- 電信詐騙團伙
- 電信詐騙方式
相關閱讀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