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濱海發(fā)生重大爆炸事故后,如何應對氰化鈉成為很多人所關注的焦點。天津港爆炸事故第七場發(fā)布會召開,天津市副市長何樹山表示,在今天傍晚之前,核心區(qū)外圍的氰化鈉可以全部的收集處理掉。那么氰化鈉對公共安全會造成哪些危害呢?
天津濱海發(fā)生重大爆炸事故后,如何應對氰化鈉成為很多人所關注的焦點。英國化學危害和呼吸道防護專家伊恩·湯姆森在接受BBC采訪時介紹,氰化鈉是非常復雜的劇毒化學品,與包括酸、水等很多物質產生作用,能夠嚴重干擾人體吸收氧氣的能力,使器官和血液缺氧。
爆炸現(xiàn)場的700噸氰化鈉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危害
“8.12”天津港爆炸事故第七場發(fā)布會召開,天津市副市長何樹山表示,在今天傍晚之前,核心區(qū)外圍的氰化鈉可以全部的收集處理掉。那么氰化鈉對人體和環(huán)境會造成哪些危害呢?且聽專注于公共安全的小編為您慢慢道來。
氰化鈉:
爆炸現(xiàn)場的700噸氰化鈉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危害
立方晶系,白色結晶顆粒或粉末,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仁氣味。劇毒,皮膚傷口接觸、吸入、吞食微量可中毒死亡?;瘜W式為NaCN,熔點563.7℃,沸點1496℃。易溶于水,易水解生成氰化氫,水溶液呈強堿性,是一種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 用于基本化學合成、電鍍、冶金和有機合成醫(yī)藥、農藥及金屬處理方面。絡合劑、掩蔽劑。
健康危害:
人在吸入高濃度氣體或吞服致死劑量氰化鈉時,即可停止呼吸,造成猝死。氰化鈉致死劑量為0.1-0.3g。當與酸類物質、氯酸鉀、亞硝酸鹽、硝酸鹽混放時,或者長時間暴露在潮濕空氣中,易產生劇毒、易燃易爆的HCN氣體。當HCN 在空氣中濃度為20ppm時,經過數(shù)小時人就產生中毒癥狀、致死。
輕度中毒:有頭痛、頭暈、乏力、胸悶、流淚、流涕、惡心、 嘔吐、呼吸困難,口中有苦杏仁味等。
重度中毒:除輕度中毒癥狀逐漸加重外,由于缺氧加重, 引起氣急、胸部緊迫感、心律不齊、煩躁不安、抽搐、意識障礙,昏迷、血壓下降,呼吸變淺,變慢以致完全停止。口服或吸入大量高濃度氫氰酸可立即致呼吸、心跳驟停。
應急處理:
爆炸現(xiàn)場的700噸氰化鈉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危害
如發(fā)生氰化鈉泄漏(液體)或掉入水中, 現(xiàn)場人員應在保護好自身安全情況下, 及時檢查隔絕事故泄漏部位,并向有關領導和“119”及當?shù)丨h(huán)保部門、公安交警部門報警,如在運輸途中應向當?shù)貞本仍块T或“119”報警,報警內容應包括:事故單位;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化學品名稱和泄漏量、危險程度;有無人員傷亡中毒以及報警人姓名及電話。同時, 應根據(jù)氰化鈉泄漏擴散情況以及所涉及的區(qū)域建立警戒區(qū), 并在通往事故現(xiàn)場的主要干道上實行交通管制,除消防及應急處理人員外,其他人員禁止進入警戒區(qū),并迅速撤離無關人員。處理過程中, 應佩戴個人防護用品及防毒面具,并有相應的監(jiān)護措施。 地面殘留物應用五倍大蘇打溶液中和清除,深埋于土中。
急救措施:
1.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物,用流動的清水或5%硫代硫酸鈉溶液徹底沖洗。就醫(yī)。
2.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10-15分鐘。就醫(yī)
3. 吸入或食入:吸入氰化鈉粉塵或吸入氰化氫氣體,應立即脫離現(xiàn)場,移至空氣新鮮處,用解毒劑解毒, 中毒特別嚴重者呼吸、心跳驟停,按心肺復蘇方法進行搶救;就醫(yī)。
4. 解毒劑的應用:如發(fā)生氰化鈉中毒,
a. 立即將亞硝酸異戊酯1-2支包在手帕內打碎緊貼在患者口鼻前吸入。同時施人工呼吸可立即緩解癥狀。每1-2分鐘令患者吸入1支,直到開始用亞硝酸鈉為止;
b. 用3%亞硝酸鈉10-15ml加入25% 葡萄糖溶液40ml靜脈緩慢注射。注射時注意血壓,
如有明顯下降,可給予升壓藥物;注射完畢后隨即用同一針頭同一部位即刻緩慢靜脈注射
防護措施:
操作時,操作人員必須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 口罩并備好防毒面具, 避免氰化鈉直接接觸皮膚或吸入氰化鈉粉塵。工作結束后,必須用清水或5% 硫代硫酸鈉水溶液反復沖洗,并進行沐浴,換上清潔衣服。工作期間嚴禁飲食、吸煙。崗位應配備有專用工作服、手套,防HCN的防毒口罩及防毒面具和氧氣呼吸器、洗眼器及MF2-8型干粉滅火器。
50%硫代硫酸鈉25-50ml。如誤服氰化鈉可用10%硫代硫酸鈉溶液或1:2000高錳酸鉀溶液洗胃,洗胃后給適量硫酸亞鐵溶液口服。
與了解更多相關內容盡在本安全網站環(huán)境污染常識頻道!
責任編輯:楊賡
01/22經常自慰手淫有哪些危害?
07/16在網絡上發(fā)表過激言論有什么危害?
06/03個人身份證信息泄露會帶來哪些危害?
08/31什么是甲烷?甲烷的用途和危害有哪些?
09/30硫酸的危害以及急救措施以及預防方法,大家都了解嗎?
02/25隔夜菜有何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