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是光污染的一種,對身體危害很大,特別是紫外線具有的超強穿透力,對皮膚危害特別大,那么,具體來說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有哪些呢?
紫外線屬于物理學光學的一種。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線光源是太陽,太陽光透過大氣層時波長短于290nm的紫外線為大氣層中的臭氧吸收掉。
紫外線根據(jù)波長分為:近紫外線(UVA),遠紫外線(UVB)和超短紫外線(UVC)。紫外線對人體皮膚的滲透程度是不同的。紫外線的波長愈短,對人類皮膚危害越大。短波紫外線可穿過真皮,中波則可進入真皮。
具體來說,UVA-1穿透力最強,可達真皮層使皮膚曬黑,對皮膚的傷害性最大,但也是對它最容易忽視的,特別在非夏季時UVA-1強度雖然較弱,但仍然存在,會因為長時間累積的量,造成皮膚傷害。特別是皮膚老化松弛、皺紋、失去彈性、黑色素沉淀。UVA-2則與UVB同樣可到達皮膚表皮,它會引起皮膚曬傷、變紅發(fā)痛、日光性角化癥(老人斑)、失去透明感。中紫外線(UVB):中波紫外線B光,波長介于280~315納米,會被平流層的臭氧所吸收,會引起曬傷及皮膚紅、腫、熱及痛,嚴重者還會起水泡或脫皮(類似燒燙傷之癥狀)。
遠紫外線(UVC):短波紫外線C光,波長介于100~280納米,波長更短、更危險,可被臭氧層所阻隔不會到達地球表面,較不會侵害人體肌膚。
由此可見,紫外線的穿透能力對皮膚的傷害真的是很大,大家平時一定要減少紫外線的接觸,做好相應的防護。更多的光污染知識介紹,更多造成光污染的原因請大家繼續(xù)關注佰佰安全網(wǎng)的相關知識。
責任編輯:姜連仁
2023.01.31 19:31:45
2023.01.31 19:30:25
2023.01.31 19:29:12
2023.01.31 19:28:15
2023.01.31 19:27:05
2021.01.07 15: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