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不會掉餡餅”,新三板投資也一樣。,提醒投資者不要輕信不法分子對新三板投資的虛假宣傳,保持警惕,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
重陽將至,老年人成了大家關注的群體。去銀行存錢,被理財經理忽悠誤買了保險;在旁人推薦下買了高收益的投資產品,最終發(fā)行方卷款逃跑、血本無歸;花費了半生積蓄投資的商鋪,卻根本無法順利出租。老人銀行理財陷阱怎么避免呢?老人的理財誤區(qū)有哪些,一起和佰佰安全網看看吧。
地雷一:“安全產品”并不安全
銀行理財產品如果簡單分類的話,可以分為保本類和非保本類。保本類理財產品虧損本金的風險是由銀行承擔,非保本類理財產品的風險則是由客戶承擔。
非保本類理財產品也分風險等級。就拿某“四大行”為例,它對自己的產品風險分為五盞燈,其中一盞燈二盞燈都是低風險的理財產品,這些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在這家銀行多年銷售過程中,沒有出現(xiàn)過一次未達到預期收益的情況。
在實踐中,大多數銀行工作人員宣稱的安全產品其實都是非保本類的,雖然非保本類理財并非意味著風險,但是如果你要追求本金絕對安全的話,那還是保本類更好。當然你這也意味著你可能需要犧牲一定的收益。
地雷二:預期收益達不到
銀行中大多數理財產品幾乎都承諾的是預期收益,所謂的預期收益就像是水中月鏡中花,只是一個美麗的幻想,至于真正到期后的收益怎樣那就不得而知了。小伙伴們可以仔細看看購買理財的產品說明書,預期收益率是不會寫上去的,這樣銀行是不保證完全達到預期收益的。
實踐中,一般情況下結構性理財產品(投資產品涉及固定收益類與金融衍生品)達不到最高預期收益的情況較多,非結構性的理財產品(投資產品一般為固定收益類產品)則出現(xiàn)情況較少。
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需要認真瀏覽“基礎資產的管理和構成”部分,如果出現(xiàn)金融衍生品則為結構性理財產品,或者在最終購買錄音錄像時直接詢問銀行工作人員是否為結構性理財,在這種情況下,銀行工作人員一般不會撒謊。
地雷三:飛單騙你沒商量
所謂的飛單銷售就是銀行工作人員利用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任,銷售外部的理財產品以獲得高額提成,簡單來說就是掛羊頭賣狗肉,你以為買的是銀行保險產品,但實際上很可能是不知道什么野雞公司的高風險產品。
這種銷售在銀行中是嚴令禁止的,但是因為高額的回報,有些銀行內部員工鋌而走險。飛單類的理財年化收益率比一般的銀行理財產品要高不少,一般來說,房地產信托、私募股權等領域是銀行飛單的聚集地,年化收益率基本上在10%以上。但是相對而言風險也格外大。
鑒別是否為飛單產品有三種方式:一是看說明說上的產品管理人,如果產品管理人不是銀行自身,而是什么投資公司,則需要警惕了,這種情況下一般都是飛單;二是通過銀行網銀或者銀行客服電話查詢,如果這筆理財在以上渠道查不到信息,則需要警惕;三是看產品說明書的回執(zhí)單是否有銀行的公章,如果回執(zhí)單上沒有銀行的公章,一般情況下是有問題的。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三個銀行理財的陷阱,老人一定要避免,掌握學習老人理財安全小知識很重要。
責任編輯:慕丹萍
2022.07.07 22:01:53
2022.07.07 22:00:23
2022.07.07 21:59:01
2022.07.07 21:57:55
2022.07.07 21:56:32
2021.04.18 09:42:00
07/13老人走失后如何尋找
07/16患病老人有哪些特點和護理需求?
11/30照顧癱瘓老人需要什么物品,平時有哪些注意事項一起跟小編了解吧
06/28學生網戀需謹慎,風險大傷害影響力更大
07/16老年患上老人幻想癥怎么辦?
01/16老人參加集體活動好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