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大家往往會夸大兩種疾病之間的聯系,忽視外陰白斑與外陰癌的區(qū)別,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而這樣的結果就是增加自身的心理壓力,不利于疾病治療的進行和身體痊愈的實現。那么外陰白斑是外陰癌嗎?
外陰白色病變是一種女性中常見的外陰疾病,由于前些年過分強調外陰白斑與外陰癌的必然關系,甚至有人視其為癌前病變。那么到底外陰白斑是外陰癌嗎?一起隨小編來找尋答案吧。
外陰白斑是外陰營養(yǎng)不良所致。外陰白色病變的發(fā)生,主要是由于外陰營養(yǎng)不良所致,故國際外陰病研究會1975年將本病更名為“慢性外陰營養(yǎng)不良”,同時,根據其組織病理變化的差異,分為增生性營養(yǎng)不良、硬化苔蘚性營養(yǎng)不良、?;旌闲誀I養(yǎng)不良。經外陰組織病理檢查,增生性和混合型營養(yǎng)不良又分為:無非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兩種,后者還分為輕、中、重三種類型。
外陰白斑不等于外陰癌
根據不同的臨床癥狀,患者自己一般可確定屬何種類型的慢性外陰營養(yǎng)不良。
一、 若是外應奇癢難受,抓傷后疼痛加劇,年齡在30~60歲之間,慢性外陰白斑的癥狀表現在:病變范圍發(fā)生在大陰唇、陰唇間溝、陰蒂包皮以及后聯合出,而且為對稱分布,病變局部增厚,貌似皮革隆起,有皺褶或有鱗屑、濕疹樣改變,其顏色暗紅或粉紅,夾雜有界限清晰的白色斑塊,很少萎縮、粘連,屬增生性營養(yǎng)不良。
二、 如果年齡在40歲以下,病變部位瘙癢不太嚴重,并多發(fā)生在外陰皮膚、粘膜和肛周皮膚,患處變白、變薄,表面干燥易皸裂,彈性差,陰蒂往往萎縮,并于包皮粘連,小陰唇平坦消失,晚期皮膚菲薄皺縮,猶如卷煙紙樣,陰道口攣縮狹窄,性交困難、疼痛,這種情況屬硬化苔蘚型營養(yǎng)不良。
三、 假如均有上述兩種情況表現,菲薄的外陰發(fā)白區(qū)的臨近部位伴有局灶性皮膚隆起或增厚,多屬混合型營養(yǎng)不良。
外陰癌的診斷常識
(一)身體檢查
1婦科檢查:除常規(guī)婦科檢查外,應仔細檢查外陰色素變化和原發(fā)瘤的部位、大小、形態(tài)(糜爛、結節(jié)、菜花潰瘍),以及鄰近器官的關系,尤其注意尿道口、陰道及肛管有無受侵及受侵深度。
2全身檢查:淺淋巴結有無腫大,尤其是腹股溝和鎖骨上淋巴結。
3輔助檢查
膀胱鏡、直腸鏡檢查:了解晚期外陰癌膀胱直腸是否侵犯和受累深度及范圍。
病理檢查:取外陰病灶活檢應去除表面壞死組織,以取靠近正常組織之病灶。如臨床考慮黑色素瘤,盡可能在術中取活檢,快速冰凍切片病理檢查,一旦確診立即手術。
影像學檢查:B 超、CT、MRI檢查可以了解晚期外陰癌灶與周圍組織和臟器的受累情況,腹盆腔腹膜后淋巴結轉移和其它遠處轉移情況,而制定正確治療方案。
(二)癥狀和體征
外陰癌發(fā)生部位多見于大小陰唇、陰蒂,前庭部位少見,偶發(fā)于會陰。
1基底細胞癌表淺稍突出于皮膚,肉瘤初發(fā)多見于大陰唇,表面皮膚正常之實性腫塊,多無疼痛。晚期常累及盆壁而疼痛。
2可在腹股溝觸及腫大固定的淋巴結。晚期外陰病變可累及陰道、尿道、肛門、直腸、盆壁。
3派杰病之病灶為柔軟的紅色隆起,邊緣不規(guī)則,病灶瘙癢,繼發(fā)表皮脫落和出血。
4外陰惡黑為有色素沉著的腫物,腫瘤合并感染,晚期出現疼痛、滲液和出血。
5 鱗癌最多出現的癥狀是外陰腫塊,常有慢性外陰瘙癢史,外陰皮膚營養(yǎng)不良史,腫瘤常形成潰瘍或菜花樣,伴出血感染和疼痛。
小編寄語: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朋友們要多警惕外陰癌的發(fā)生,遠離一些致癌因素,在知道什么樣的女性容易患外陰癌的基礎上,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護陰道健康。多喝水、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每天堅持鍛煉,保證充足的睡眠,而且要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和愉快的心情,這樣,疾病才會遠離我們,健康才會與我們相伴。
更多女性疾病安全小知識,敬請關注佰佰安全網每日更新。
責任編輯:王小麗
2021.09.22 15:45:47
2021.09.22 15:44:31
2021.09.22 15:43:25
2021.09.22 15:42:15
2021.09.22 15:40:03
2021.05.15 13:32:24
07/31宮頸粘液栓與見紅區(qū)別
12/29莫名其妙突發(fā)闌尾炎?身體可能早就已經給了你暗示
04/11老人患有支氣管炎怎么辦
07/13老年人如何預防靜脈炎?
04/07流行性腮腺炎如何治療?
04/29哪些女性容易患乳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