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鵝口瘡其實就是因為白念菌感染引起的一種口腔疾病,這種疾病多見于嬰兒,尤其是嬰兒營養(yǎng)不良,或者因為在哺乳的時候不注意衛(wèi)生。那么幼兒鵝口瘡癥狀表現是什么呢?下面和佰佰安全網了解下吧。
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白色念珠菌就是許多微生物中的一種,通常多發(fā)生在口腔不清潔、營養(yǎng)不良的嬰兒中,在體弱的成年人中亦可發(fā)生。那么幼兒鵝口瘡癥狀表現是什么呢?下面和佰佰安全網了解下兒童疾病安全小知識吧。
一、輕癥可見口腔粘膜表面覆蓋白色乳凝塊樣小點或小片狀物,可逐漸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強行剝離后局部粘膜潮紅、粗糙、可有溢血,不痛,不流涎,一般不影響吃奶,無全身癥狀;重癥則全部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蓋,甚至可蔓延到咽、喉頭、食管、氣管、肺等處,可伴低熱、拒食、吞咽困難。
二、口腔粘膜出現乳白色微高起斑膜,擦去斑膜后,在患兒口腔黏膜上出現白色象乳凝塊樣的東西,周圍無炎癥反應,形似奶塊無痛,常見于頰黏膜、上下唇內側、舌、齒齦、上腭等處;有時波及咽部。初起時,為點狀或小片狀;逐漸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略凸起,邊緣不充血,此白膜不易擦掉,如強行剝掉,局部黏膜潮紅、粗糙并有滲血,黏膜迅速又生成。可見下方不出血的紅色創(chuàng)面斑膜面積大小不等。
三、在感染輕微時除非仔細檢查口腔,否則不易發(fā)現,也沒有明顯痛感或僅有進食時痛苦表情嚴重時寶寶會因疼痛而煩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難,有時伴有輕度發(fā)熱;鵝口瘡患處不痛,不引起流口水,不影響吸奶,沒全身癥狀。有時,患兒會出現不肯吃奶現象。
接下來看下哪些兒童易患鵝口瘡?
1.母親陰道有霉菌感染,嬰兒出生時通過產道,接觸母體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徹底,母乳喂養(yǎng)時,媽媽的奶頭不清潔。
3.接觸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嬰幼兒在6~7個月時開始長牙,牙床有輕度脹痛感,嬰幼兒便愛咬手指,咬玩具,這樣就易把細菌、霉菌帶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兒園過集體生活,有時因交叉感染可患鵝口瘡。
5.長期服用抗生素,或不適當應用激素治療,造成體內菌群失調,霉菌乘虛而入。
專家提醒,鵝口瘡多見于嬰兒發(fā)生,常生長于嬰兒口中,若不及時治療,其很容易引發(fā)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疾病,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巨大的威脅。以上是關于小兒鵝口瘡的臨床癥狀表現的簡單介紹,希望會對您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毛麗
2022.12.06 17:52:51
2022.12.06 17:51:25
2022.12.06 17:49:50
2022.12.06 17:48:51
2022.12.06 17:46:51
2022.08.18 00:20:15
02/28兒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確使用方法效果好
04/06兒童情緒控制能力差,正確引導很重要
07/07國家有哪些關愛留守兒童的政策?
01/29虐待兒童對孩子的影響,是多么的恐怖
07/09社會該如何關愛留守兒童?
01/08如何對幼兒進行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