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堿灼傷以后要及時的清理,那么被堿灼傷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佰佰安全網(wǎng)為大家介紹一下。
堿類物質(zhì)包括鉀、鈉、鈣、鎂的氫氧化物以及碳酸氫鈉、氟化物等。由于工業(yè)上的廣泛應用,因此,臨床上堿燒傷也較為常見。一般常見致傷的堿性藥物有苛性堿(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石灰和氨水等,且強堿可使組織細胞脫水并皂化脂肪。此外,堿離子與蛋白結(jié)合后,形成可溶性蛋白,能穿透到深部組織。如果早期處理不及時,創(chuàng)面可繼續(xù)擴大或加深,并引起劇痛。下面佰佰安全網(wǎng)為大家介紹一下被堿灼傷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堿燒傷后,應立即用大量清水和/或弱酸性溶液沖洗創(chuàng)面,沖洗時間越長,效果越好,達10小時或無滑膩感效果尤佳,但傷后2小時始處理者效果差。如創(chuàng)面pH值達到7以上,也可以用0.5%~5%醋酸、3%硼酸或10%枸櫞酸中和濕敷創(chuàng)面,再用清水沖洗。創(chuàng)面沖洗干凈后,最好采用暴露療法,以便觀察創(chuàng)面的變化。深度燒傷應及早進行切痂植皮。若出先氨水蒸氣吸入性損傷時應密切觀察患者肺部情況,及時應對吸入性損傷的可能并發(fā)癥。
堿灼傷是非常嚴重的,遇到這樣的情況要及時的處理,想要知道堿灼傷有哪些急救措施請到佰佰安全網(wǎng),在這里我們會為大家介紹更多的應急急救知識。
責任編輯:何顯搶
2019.04.20 05:37:05
2019.04.20 05:22:30
2019.04.20 05:14:17
2019.04.19 23:43:52
2019.04.19 23:09:55
2019.04.19 22: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