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們可以看到,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動物園的動物醫(yī)生都要為動物展開疾病的防疫工作,通過注射疫苗、喂服驅蟲藥等方式來提高易感動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保障各類珍稀野生動物的健康。那么,動物園動物常見傳染病有哪些呢?如何防控呢?今天佰佰安全網(wǎng)就來給您講講相關的動物園安全知識。
傳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一類疾病。病原體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為寄生蟲,寄生蟲引起者又稱寄生蟲病。
1、直接接觸傳播是在沒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參與下,傳染源與健康動物直接接觸如交配、舐咬等而發(fā)生傳播的傳播方式。如狂犬病,通常只有被病畜直接咬傷并隨著唾液將狂犬病病毒帶進傷口,才有可能引起發(fā)病,一般不易造成廣泛的流行。
2、間接接觸傳播必須在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參與下,病原體通過傳播媒介使易感動物發(fā)生傳染的傳播方式,從傳染源將病原體傳播給易感動物的各種外界因素稱為傳播媒介。傳播媒介可能是生物,也可能是無生命的物體。
大多數(shù)疫病如口蹄疫、豬瘟、馬流行性感冒等以間接接觸為主要傳播方式,同時也可以通過直接接觸傳播。兩種方式都能傳播的疫病也可稱為接觸性疫病。
間接接觸一般通過如下幾種傳播途徑傳播:
(1)經(jīng)空氣(飛沫、塵埃)傳播。在某些疫病患病動物的呼吸道內含有大量的病原體,當患病動物咳嗽、噴鼻時,隨飛沫散布于空氣之中,大滴的飛沫迅速落地,微小的飛沫在適宜的溫度、濕度的條件下,能在空氣中漂浮數(shù)小時,當健康動物吸入后,可以發(fā)生感染,如豬支原體肺炎、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等。
(2)經(jīng)飼料、飲水傳播。病原體從傳染源排出后,污染了飼料、牧草、飲水,健康動物采食后造成感染。此外,水中含有的病原體如鉤端螺旋體等可經(jīng)皮膚黏膜侵入健康動物體內引起感染。
(3)經(jīng)土壤傳播。有些病原體能在土壤中生存較長時期,當易感動物接觸污染土壤時,可能發(fā)生感染,如炭疽、破傷風、惡性水腫及豬丹毒等。
(4)經(jīng)活的媒介動物傳播。非本種動物和人類也可能作為傳播媒介傳播動物疫病。
(5)經(jīng)人類傳播。飼養(yǎng)人員、畜牧獸醫(yī)人員、直接與動物接觸的有關人員,在工作中不遵守防疫衛(wèi)生制度,消毒不嚴(針頭、體溫計及其他器械等),可能機械性地傳播病原體。有些人畜共患的疫病如口蹄疫、布魯氏菌病、結核病等,人也可能成為傳染源。因此,結核病的患者不許飼養(yǎng)或管理健康家畜。
(6)經(jīng)用具傳播。傳染源排出的病原體,可污染飼養(yǎng)用具、廄舍、刷拭用具、診療器械等而傳播,如鼻腔鼻疽病的鼻汁,常污染飼槽和飲水桶而傳播鼻疽。
3、水平傳播是指病原體在更選其宿主時,第一、第二代宿主無特殊固定的關系,兩者僅借傳播途徑而聯(lián)系。傳播可經(jīng)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膚黏膜的損傷等。這是一種最常見最普遍的傳播方式。
4、垂直傳播是指母體所患的疫病或所帶的病原體,經(jīng)卵、胎盤直接傳播給子代。如在病毒性疫病中,病毒粒子可經(jīng)卵細胞傳到下一代的有雞白血病病毒、禽腺病毒、禽腦脊髓炎病毒等,可經(jīng)胎盤感染的有豬痘病毒、牛黏膜病病毒、藍舌病病毒等。
物園飼養(yǎng)動物品種有200余種2 000多只(頭),然而每種動物的飼養(yǎng)空間有限,飼養(yǎng)環(huán)境難以像在大自然中那樣得到自然凈化,各類有害菌群繁殖密度高,速度快,傳播廣。
(1)沙門氏菌:沙門氏菌病的病原體除傷寒桿菌、副傷寒甲桿菌和副傷寒乙桿菌引起人類的疾病外,大多數(shù)僅能引起家畜、鼠類和禽類等動物的疾病,但有時也可污染人類的食物而引起食物中毒。是豬、牛、羊、馬、鳥類等多種動物常發(fā)的疾病。
(2)牛結核?。号=Y核病是由牛型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病原為革蘭氏陽性。已知可感染靈長類、野豬、鹿、大象、獾、羚羊等動物。
(3)禽結核?。菏怯汕菪徒Y核桿菌感染引起的傳染病,所有的鳥類都可被感染,鳥類中以雞最敏感,火雞、鴨、鵝和鴿子也都可患結核病,但均不嚴重,其他鳥類如麻雀、烏鴉、孔雀和貓頭鷹等也曾有結核病的報道,但是一般少見。
(4)炭疽:炭疽桿菌屬需氧芽胞桿菌屬,革蘭氏陽性菌,能引起羊、牛、馬等動物及人類的炭疽病。
(5)布魯氏菌?。翰剪斒暇鸀楦锾m氏陰性、細胞內寄生菌。主要感染動物,牛、羊、豬、狗以及駱駝、鹿等動物都可能被感染,通過接觸感染動物或者被感染的食物以及實驗室接觸可傳播給人類。
定期對動物園消毒殺菌
圈舍室內和開放圈舍環(huán)境每天清掃一次,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圈舍內室消毒時應當先清掃、沖洗干凈,然后均勻噴灑消毒液進行消毒,消毒液保留30分鐘后,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墻面、棲架和運動場用噴霧器進行噴灑消毒,或直接撒消毒劑,一般不用沖洗。動物水槽、料槽必須每天清洗,三天消毒一次。瓜果、蔬菜及設施工具每天清洗干凈并消毒。全園區(qū)每季度安排一次大消毒。
注射疫苗保障動物和游客安全
為了確保動物及游客的安全,動物園專門可以購買各種動物疫苗,統(tǒng)一給老虎、獅子、黑熊等各類動物進行防疫注射。據(jù)了解,給動物打疫苗一般選擇春秋季節(jié)進行。
給動物打疫苗,主要是預防禽流感、新城疫、口蹄疫等各種疫情,預防公共衛(wèi)生,防止人與動物交叉感染,這樣的話,對動物、對游客都是安全的。
老虎等兇猛動物采用吹槍注射
除了海豚等個別動物沒有疫苗可打外,其它的各種珍奇異獸均要注射疫苗。對于孔雀、猴子等動物,工作人員則進行近距離注射。給野生動物打疫苗是一件比較費力的事。
動物有時比較驚,它逃避,有時候我們等它,有耐心。讓它安靜下來我們再打。最大的困難是撲捉。
那么老虎、獅子等兇猛的動物該如何打疫苗呢?
工作人員可以用吹槍,對準老虎、鴕鳥等動物的屁股,十分便捷地完成了疫苗的注射。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網(wǎng)介紹的有關動物園里傳染病相關知識,動物園里大多數(shù)都是稀有動物,只有將預防疫情做好才能得以保障。如果您還有更多疑問請持續(xù)關注本網(wǎng)站吧。
責任編輯: 陳淼琪
科學知識改變你我生活普及安全暢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網(wǎng)原創(chuàng)出品公眾號: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