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轉冷,騎電動自行車的人紛紛給自己的愛車裝上擋風御寒用品,手套、圍巾、倒披的大衣和“擋風被”成了必須裝備。這些裝備的確讓騎車人解決了保暖問題,但同時也帶來了安全隱患。那么,常見電動車事故原因及處理方法是什么呢?
電動車憑借著極高的性價比,得到了市民朋友普遍的青睞。但是,近幾年由于駕駛電動車而發(fā)生的交通事故卻時有發(fā)生。這是因為電動車速度快、慣性大,在機動車道上行駛時聲音很小,很少能引起駕駛員的注意,故而極易引發(fā)交通事故。今天佰佰安全網小編就來依據交通事故處理小知識說說常見電動車事故原因及處理方法
“開車門”引發(fā)事故
一段時間以來,“開車門”事故發(fā)生起數所占比例較大,多與電動車行駛速度過快、機動車駕駛人粗心大意有關。交警提醒,電動車駕駛人在從路邊停放的車輛旁經過時,要減緩車速,注意觀察,避免遇車輛突然打開車門發(fā)生事故。機動車駕駛人在停車開門時,要注意觀察車輛后方的情況,然后將車門打開一條縫隙,提醒后方來車,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再打開車門下車。
值得一提的是,當車上乘客下車時,駕駛人有義務提醒其注意車外情況,提示其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開門。
電動車“走錯道”釀事
交警部門表示,電動車占用機動車道行駛的情況比較常見。騎電動車上路一定要按照各行其道的原則,自覺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規(guī)。電動車在機動車道行駛,容易與機動車發(fā)生事故。
電動車闖紅燈很危險
電動車闖紅燈現象比較常見,尤其在比較小的路口,其引發(fā)的交通事故在交警部門處理的事故中,所占比例比較高。而且,電動車闖紅燈引發(fā)的車毀人亡的事故在各地并不鮮見。
交警部門提醒,騎電動車出行時,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規(guī),在通過路口時要做到“紅燈停,綠燈行”,不要爭道搶行,以身涉險,萬一發(fā)生事故,后果難料。
此外,非機動車駕駛人千萬不要抱有“汽車不敢撞人”的想法。近年來,機動車駕駛人數量出現大幅增長,其駕駛技術良莠不齊,在遇到突發(fā)狀況時,部分駕駛人可能因各種原因來不及反應,一旦發(fā)生事故,電動車一方傷亡難料。
電動車逆行惹禍
逆向行駛的危害很容易被非機動車駕駛人忽視。一旦發(fā)生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也將承擔相應的責任。
交警部門表示,天氣炎熱,人們外出著裝單薄,駕駛電動車一旦發(fā)生事故,就可能傷及自身。為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市民在參與交通過程中,要自覺遵守交通法規(guī),摒棄陋習,共同營造和諧的交通環(huán)境。
電動車是法律上的弱勢群體?!吨腥A人面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規(guī)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币簿褪钦f,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事故,不管機動車有無過錯,都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在發(fā)生事故后,應立馬停車,開雙閃,放警示牌,千萬不要逃逸。法律規(guī)定,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開雙閃,放警示牌。警示牌要放在來車方向,擺放距離要把握好。鬧市距車20米,普通公路50米以上,高速公路最好放到150米左右。切記不要挪動現場。
2、雙方如有受傷人員,需確認有無大礙,可自行移動的要先移到安全地帶休息,若傷勢嚴重,應立即撥打120安排就醫(yī)。如果傷勢不好判斷,在沒有足夠把握的情況下切記不要主動移動傷員,以免造成二次傷害。
3、保護好事故現場,拍現場照。
a、確保環(huán)境安全的情況下再去拍照,留下證據。
b、若雙方對責任判定無爭議,拍照后將車挪至一旁,以免影響交通。
c、若雙方對責任判斷有爭執(zhí),拍照后最好能夠保留現場,并準備報案。
不管是何種情況,留下證據還是很有必要的,可作為事故后續(xù)解決的依據,如果加裝了行車記錄儀就再好不過了。
4、非機動車事故,如雙方都無大礙的情況下可考慮私了,如有人員受傷,或者雙方存在爭議的,一定不要私了,立馬報警,并在48小時內上報保險公司。
5、責任預判
責任判定可簡單分為4種情況:
1、機動車全責。(如機動車走非機動車車道,機動車闖紅燈等)
2、雙方責任。(非機動車逆行,非機動車闖紅燈等,這種情況比較多,責任分級也比較多,如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等)
3、雙方無責。(交通意外事故等)
4、非機動車全責。(非機動車故意碰撞、剮蹭等)
6、私了or公斷
私了的條件:雙方損失不嚴重或者幾乎無損失,并且責任認定很明確。如果雙方爭執(zhí)不下,或者人員受到嚴重傷害,不管誰理虧,都要及時撥打110或112主動報警,第一公正,第二要知道只有警方出具了《事故責任認定書》保險公司才可能有相關理賠的。
7、了解相關的保險保障
主要有兩方面的保險保障:
1、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也就是我們說的“交強險”。
2、商業(yè)險中的第三者責任險。
交強險是國家強制性要求上的,第三者責任險是根據自己的意愿自己選擇的,交強險有固定的賠償限額,第三者責任險有多種保額可供選擇,比如30萬、50萬、100萬、200萬等,相對比較靈活,可以說是對交強險的補充。
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交強險的保額是很低的,在事故發(fā)生之后,醫(yī)療費的賠償最高也就1萬元,財產損失賠償更是低至2000元人民幣,所以建議車主在上商業(yè)險的時候第三者責任險一定要上足,尤其是經常開夜車或者經常走機非混合道路的車主。涉及到賠償事宜的,第三者責任險需在交強險賠償之后再予以補充賠償。
一是電動車手在道路上行駛盡可能遠離大型車輛。在道路上與大型車輛或其他車輛同方向行駛時,有機非分離的道路,一定要進入非機動車道內行駛,遠離這些強悍的大家伙,安全才有保障。
二是由于受道路的客觀條件的限制,在一些路段不分機、非車道的道路上,電動車手千萬不要與同方向行駛的大型車輛或者其他車輛長時間并排行駛,更不要行駛在大型車輛右則的后視鏡旁前后2-3米的范圍并行。因為,這個區(qū)域是大型車輛駕駛員的視角盲區(qū)。
三是行駛至路口時,一定要看清楚左側車輛的行駛動態(tài),不要輕易就左轉或變更車道。特別是遇到大型車輛右轉彎時,千萬不要搶道從其車頭穿行,那怕是它行駛速度不快,也不能從其車頭穿行。因為,這些大型車輛車體高,電動車矮,大型車輛駕駛人不一定觀察到你,盲目搶道是相當危險的。
四是雨天穿雨衣駕駛電動車時,建議選擇顏色鮮艷的雨衣,例如紅色、黃色質地薄的,這樣容易被其他車輛的駕駛人發(fā)現;質地薄的雨衣隔音不好,容易聽到附近其他車輛的響聲。
總結:電動車已經成為新的馬路殺手,眼看著越來越多的人因為電動車而命喪車輪下,作為電動車的安全生產、交通管理部門應該切實負起安全監(jiān)管的責任來,作為電動車騎行者,別再拿自己的生命安全當兒戲,遵章行駛,安全行駛,多些安全的謹慎,少些麻痹大意,只有多管齊下,形成合力,電動車的安全才可能得到保障,電動車的車禍血案才能減少。
責任編輯: 陳淼琪
科學知識改變你我生活普及安全暢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網原創(chuàng)出品公眾號: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