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施化肥化藥的現象在過去幾年十分常見,耕地中的微量金屬元素在土壤過量沉積而引起含量過高,造成了土壤重金屬污染,并造成生態(tài)質量惡化。那么耕地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有哪些呢?下面就跟著佰佰安全網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我國大施化肥化藥的現象在過去幾年十分常見,耕地中的微量金屬元素在土壤過量沉積而引起含量過高,造成了土壤重金屬污染,并造成生態(tài)質量惡化。那么耕地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有哪些呢?下面就跟著佰佰安全網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耕地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
一是原位鈍化技術。通過吸附、耦合、沉淀、氧化還原反應,把重金屬變成不活潑的,減少植物對重金屬的吸收。該技術主要產品就是鈍化材料,現在已經開發(fā)得非常多。從原來非常簡單的含磷物質,到現在的納米材料等,還包括各種新型材料,這是我國目前研究的熱點。
二是植物阻隔技術。就是種植低吸收品種,一種是通過常規(guī)的篩選方法,一種是通過選育方法,這種技術是非常有效的,能夠大幅度降低重金屬在農產品中的累積。例如,低吸收的水稻品種和常規(guī)的水稻品種的鎘吸收量相差一倍;不同的蔬菜品種,鎘的累積有很大的差別。
三是超富集植物提取技術。這是我國發(fā)展最早的、在世界上最有話語權的技術,就是在污染區(qū)種超富集植物。所謂超富集植物,就是植物地上部污染物的積累量大于根部的積累量。最早提出超富集植物的是一位國外科學家,國內最早研究超富集植物的是南京大學馬奇英教授和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陳同斌研究員,他們發(fā)現了蜈蚣草。目前,有很多團隊比如南土所、浙江大學在做超富集植物提取的相關研究,很有成效。
四是種植結構調整。針對中高風險的農田,也就是說在重金屬污染的田地,種植不具備超富集植物能力的經濟作物,切斷重金屬往植物轉運。很多人考慮能源植物、經濟作物、中草藥等,但最關鍵的,種植結構調整要形成新興的產業(yè)。
五是農藝調控措施。我推薦這種方法,這是目前很多區(qū)域做示范時采用的方法。這種方法比較簡單,比方針對鎘,長期淹水就能夠降低鎘,通過施磷肥能夠明顯降低植物中砷的吸收,通過調整PH值也能夠改變。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網小編為您提供了關于耕地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的解答,真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您要了解更多關于環(huán)境污染等相關內容請您多多關注佰佰安全網吧!
責任編輯:吳夢莉
03/15生態(tài)破壞與環(huán)境污染有什么區(qū)別?
01/10光污染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大嗎?
05/29核污染如此嚴重,仔細了解各個方面非常重要
02/05如何避免食物生熟交叉污染
08/19幕簾式紅外探測器介紹
06/19水資源被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