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氏海諾英諾威 75%酒精乙醇消毒液 500ml/瓶 新生兒肚臍帶皮膚物品清潔消毒護理
“新生兒黃疸有哪些預防和護理措施”,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醫(y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新生兒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于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于皮膚、黏膜及鞏膜黃疸為特征的病癥,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那么,新生兒黃疸有哪些預防和護理措施呢?不了解的新手爸媽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新生兒黃疸的原因
1、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時期特有的一種現象,由于胎兒在宮內低氧環(huán)境下,血液中的紅細胞生成過多,且這類紅細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壞,胎兒出生后,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約為成人的兩倍;另一方面,由于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使膽紅素代謝受限制,造成新生兒在一段時間出現黃疸現象。
診斷: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后第2-3天出現,皮膚呈淺黃色,鞏膜(白眼珠)以藍為主微帶黃色,尿稍黃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黃,2-3周消退,檢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加。早產兒的生理性黃疸會出現得較早、較高,持續(xù)時間也較久,大約要滿月才能消退。
應對:生理性黃疸屬于正常生理現象,孩子沒有什么不適,一般情況下,不需治療。
2、母乳性黃疸:因吃母乳而發(fā)生,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病理性黃疸。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以抑制新生兒肝臟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膽紅素不能及時進行代謝和排泄,濃度增加,出現新生兒皮膚和鞏膜的黃染。
診斷:孩子吃母乳,其黃疸程度超過正常生理性黃疸。如停止哺乳48小時,黃疸明顯下降,若再次哺乳,黃疸又上升。
應對:出現母乳性黃疸,一般不會影響小兒的健康,也無發(fā)燒和食欲不好的癥狀。如及時停止喂母奶,黃疸大約在2-4天內減弱,6-10天內全部消失。出現母乳性黃疸也不必驚慌,停母乳時可用牛奶暫時替代,待黃疸好轉后繼續(xù)用母乳喂養(yǎng)。
3、溶血性黃疸:最常見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為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親血型為O、胎兒血型為A或B最多見,且造成的黃疸較重;其他如母親血型為A、胎兒血型為B或AB;母親血型為B、胎兒血型為A或AB較少見,且造成的黃疸較輕。據報道,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的發(fā)病率為11.9%。
診斷:溶血性黃疸的特點是出生后24小時內出現,且逐漸加重。
治療: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輕微癥狀,只要采用光照療法即可。嚴重者早期可進行換血治療。
4、感染性黃疸:因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等原因,使肝細胞功能受損害而發(fā)生。病毒感染多為宮內感染,以巨細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見,其他感染有風疹病毒、EB病毒、弓形體等,較為少見。
診斷:細菌感染以敗血癥黃疸最多見,特點是生理性黃疸后持續(xù)不退或生理性黃疸消退后又出現持續(xù)性黃疸。若母親堅持產前保健、檢查,孩子出現感染性黃疸的很少。感染性黃疸需送醫(yī)院治療。
注意事項: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最常見的癥狀,大約有60%的孩子會不同程度地出現這一癥狀,家長遇到這種情況不要驚慌,可根據黃疸出現的時間、程度、發(fā)展速度作一個初步判斷,生理性黃疸不必過于擔心,如果黃疸程度嚴重、發(fā)展速度快,則有可能是病理性黃疸,應及時送醫(yī)院診治。
新生兒黃疸的治療
1.光照療法
是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將新生兒臥于光療箱中,雙眼用黑色眼罩保護,以免損傷視網膜,會陰、肛門部用尿布遮蓋,其余均裸露。用單面光或雙面光照射,持續(xù)2~48小時(一般不超過4天),膽紅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療。
2.換血療法
換血能有效地降低膽紅素,換出已致敏的紅細胞和減輕貧血。但換血需要一定的條件,亦可產生一些不良反應,故應嚴格掌握指征。
3.藥物治療
供應白蛋白,糾正代謝性酸中毒,肝酶誘導劑(如苯巴比妥),靜脈使用免疫球蛋白。
新生兒黃疸的預防
1、嬰兒出生后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發(fā)現黃疸應盡早治療,并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了解黃疸的進退。
2、婦女如曾生過有胎黃的嬰兒,再妊娠時應作預防,按時服用中藥。
3、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濕熱侵襲而累及胎兒,致使胎兒出生后出現胎黃,故妊娠期間,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jié),不過食生冷,不過饑過飽,并忌酒和辛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
4、注意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癥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斜視等癥,以便對重癥患兒及早發(fā)現及時處理。
5、需進行換血療法時,應及時做好病室空氣消毒,備齊血及各種藥品、物品,嚴格操作規(guī)程。
6、密切觀察心率、心音、貧血程度及肝臟大小變化,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
7、注意保護嬰兒皮膚、臍部及臀部清潔,防止破損感染。
以上就是新生兒黃疸有哪些預防和護理措施介紹,如果你對新生兒黃疸如何治療等有關新生兒護理方面的知識還有疑問,請繼續(xù)關注佰佰安全網新生兒黃疸護理安全常識欄目。
責任編輯:王小麗
2022.04.09 17:11:22
2022.04.09 17:10:28
2022.04.09 17:09:18
2022.04.09 16:38:14
2022.04.09 16:36:42
2022.03.09 14: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