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肚臍出血怎么辦”,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wǎng)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寶寶肚臍出血,如果只是少量的,那是正常現(xiàn)象,父母無需太擔心。如果一直出血不止,可能是臍帶結沒有做好,不過這種可能性非常低。也有可能因為臍帶沒有護理好,導致肚臍干擾。所以爸爸媽媽要分辨清楚寶寶的情況,才好及時處理。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嬰兒肚臍出血怎么辦吧。
第一階段:臍帶未脫落之前
臍帶被切斷后便形成了創(chuàng)面,這是細菌侵入新生兒體內(nèi)的一個重要門戶,輕者可造成臍炎,重者往往導致敗血癥和死亡,所以臍帶的消毒護理十分重要:在臍帶未脫落以前,需保持局部清潔干燥,特別是尿布不要蓋到臍部,以免排尿后濕到臍部創(chuàng)面。要經(jīng)常檢查包扎的紗布外面有無滲血,如果出現(xiàn)滲血,則需要重新結扎止血,若無滲血,只要每天用75%的酒精棉簽輕拭臍帶根部,即可等待其自然脫落。
第二階段:臍帶脫落之后
臍帶脫落后臍窩內(nèi)常常會有少量滲出液,此時可用75%酒精棉簽卷清臍窩,然后蓋上消毒紗布。以前曾經(jīng)有人主張局部涂1%的甲紫(紫藥水),因甲紫有殺菌、收斂作用,但由于甲紫的穿透力弱,有時表皮已有痂皮形成而底下卻有膿腫,故現(xiàn)在多數(shù)主張采用蘸了75%酒精的棉簽消毒。
但切忌往臍部撒 消炎藥粉 ,以防引起感染。如果臍窩有膿性分泌,其周圍皮膚有紅、腫、熱、且小兒出現(xiàn)厭食、嘔吐、發(fā)熱或體溫不升(肛表溫度低于35攝氏度),提示有臍炎,應立即去醫(yī)院診治。
嬰兒肚臍出血的護理
家長要定時給寶寶清理肚臍,因為肚臍的分泌物很多。每次給寶寶洗澡后,要記得肚臍部位的水分要擦干凈,用棉棒沾95%的酒精在肚臍處擦拭,不可把爽身粉撒在肚臍的周圍。每次給寶寶換尿布時,檢查臍部是否干燥,如果臍部是潮濕的,可重復上面的動作,以95%的酒精再次擦拭。新生兒剪短臍帶后,如果持續(xù)半個月臍息肉芽還沒有消退時,可以找醫(yī)生用化學物質(zhì)破壞肉芽,待幾天后,臍息肉芽就會慢慢干化并掉落。如果新生兒臍帶處不斷滲出液體、顆粒狀糞便等現(xiàn)象,家長要及時帶寶寶去醫(yī)院就診。新生肚臍出血,多數(shù)是剪斷臍帶后護理不當,家長要多多加強學習,面對新生兒肚臍的出血,要及時消毒,避免更嚴重的細菌感染。
嬰兒肚臍出血哪些問題需要就醫(yī)
正常情況下,新生寶寶的臍帶會在出生兩周內(nèi)脫落。但是,寶寶的臍也會出現(xiàn)異常情況,應及時診治。
1、臍疝
臍部有一圓形或半圓形腫物,哭時增大,安靜時恢復,手指探入可觸到根莖部的邊緣。這是臍部的腹直肌鞘未合攏,腹壓增高時,腹膜、腸管等由此部位向外突起所致。小的臍疝在1歲以后會自愈,或用膠布加壓法固定,大的臍疝需2~4歲后進行手術治療。
2、臍濕疹
因過敏因素引起肚臍及周圍皮膚的皮疹,表現(xiàn)為丘疹、糜爛、滲出及脫屑等。可以用1%~4%硼酸液外洗、涂氧化鋅油等方式治療。
3、臍茸
臍帶脫落后,創(chuàng)面有紅色、表面光滑濕潤像黏膜樣的腫物,很像小息肉,有少量分泌物,稱臍茸。臍茸與肉芽腫不同,它是腸黏膜組織,為胚胎時期卵黃管的殘留物。臍茸的治療方法與肉芽腫相同。
4、臍瘺
臍帶脫落后,臍正中有黏膜樣物,中心有孔,有腸內(nèi)物流出,并帶有臭味,周圍皮膚發(fā)生糜爛。此為胚胎時卵黃管與臍部相通,卵黃管未閉合殘留所致,需住院切除治療。
5、臍炎
臍部流水或有膿性分泌物。臍輪皮膚紅腫或去除臍窩痂后有膿性分泌物,臍部分泌物有臭味,除局部消毒、清洗外可能還需用抗生素治療,應去醫(yī)院檢查。若有熱淚盈眶、精神弱、吃奶差者,還應警惕有無敗血癥,需緊急求醫(yī),絕不能耽誤。
6、臍肉芽腫
臍帶脫落后,如果臍根部的創(chuàng)面受異物刺激(如爽身粉、血痂)或感染,會在局部形成小的肉芽組織:表面濕潤,有少量黏液或血性分泌物,日久不愈。此時應及時就醫(yī),醫(yī)生會用硝酸銀燒灼或搔刮局部或電灼,均可以治愈。如果以上方法無效,應手術切除。
以上就是嬰兒肚臍出血怎么辦的內(nèi)容介紹,如果你對新生兒臍帶怎么消毒護理等有關新生兒護理方面的知識還有疑問,請繼續(xù)關注佰佰安全網(wǎng)新生兒肚臍護理安全常識欄目。
責任編輯:王小麗
2022.06.16 19:12:49
2022.05.12 13:41:44
2022.05.12 13:40:26
2022.05.12 13:38:58
2022.05.12 13:37:38
2022.05.12 13:36:20
07/28新生兒什么時候接種卡介苗?
06/28新生兒用品如此重要,你都了解清楚了嗎
07/30如何有效預防新生兒吐奶?
07/19新生兒臀部護理如何做?
07/29初乳可以給新生兒吃嗎?
07/08新生兒肺炎如何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