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炭疽病病菌以菌絲體和擬菌核隨病殘體遺落在土壤中越冬,菌絲體也可潛伏在種皮內越冬。冬季溫室也為病原菌越冬提供了重要場所,那么黃瓜炭疽病的癥狀有哪些呢?跟著佰佰安全網小編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黃瓜炭疽病病菌以菌絲體附著在種子表面,或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高溫、高濕是炭疽病發(fā)生流行的主要條件。22—27℃時最適宜病菌生長,相對濕度87%—98%最適宜侵染發(fā)病。病菌可隨雨水傳播,溫室大棚如果通風不良、悶熱、早上葉片結露葉水最易侵染流行,那炭疽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發(fā)病初期剪除病葉、綠地中枯枝敗葉及時燒毀,防止擴大;種植不要過密或室內花卉放置不要過密,對于室內花卉不要從植株的頂部當頭淋澆,并經常保持通風通光。冬季清潔田園,及時燒毀病殘體;發(fā)病期間及時噴灑75%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25%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5%苯菌靈乳油9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至1000倍液,或50%炭福美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隔7至10天一次,連續(xù)3至4次,防治效果較好,下面來具體的了解一下黃瓜炭疽病的癥狀有哪些吧?
黃瓜炭疽病從幼苗到成株皆可發(fā)病,幼苗發(fā)病,多在子葉邊緣出現(xiàn)半橢圓形淡褐色病斑,上有橙黃色點狀膠質物;成葉染病,病斑近圓形,直徑4---18毫米,灰褐色至紅褐色,嚴重時,葉片干枯;莖蔓與葉柄染病,病斑橢圓形或長圓形,黃褐色,稍凹陷,嚴重時病斑連接,繞莖一周,植株枯死;瓜條染病,病斑近圓形,初為淡綠色,后成黃褐色,病斑稍凹陷,表面有粉紅色粘稠物,后期開裂。
病菌翌年春季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盤,并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成為初侵染源。病菌借助風雨、灌溉水、農事操作等傳播,引起再侵染。種子調運可造成遠距離傳播。田間發(fā)病適溫在20~27℃,病菌最適生長溫度24℃,空氣相對濕度大于95%,葉片有露珠時有利于發(fā)病,適宜的溫濕度潛育期僅需3天。土壤粘性、排水不良、偏施氮肥、保護地光照不足、通風不及時的瓜地發(fā)病重。浙江及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黃瓜炭疽病多在保護地栽培中發(fā)生,發(fā)病盛期在5~6月和9~10月。
以上是佰佰安全網小編介紹的黃瓜炭疽病的癥狀有哪些的內容,一旦出現(xiàn)上述癥狀要及時進行治理,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關于炭疽病的知識,那就繼續(xù)瀏覽本網生物災害安全小知識庫中的內容吧。
責任編輯:張小付
2022.09.30 17:20:03
2020.10.03 16:05:07
2020.10.02 14:58:38
2020.10.01 17:52:52
2020.08.29 13:49:28
2020.08.28 17:32:36
06/16如何防治農作物蟲害?
06/12線蟲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06/01軟腐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05/11黑脛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05/18菌核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06/19青枯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