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預測是根據對地震規(guī)律的認識,預測未來地震的時間、地點和強度,那么目前科學家可以準確預測地震嗎?
實現地震預測的基礎是認識地震孕育的物理過程及在此過程中地殼巖石物理性質和力學狀態(tài)的變化。地震預測問題提出的目的在于避免或減輕地震災害。為此,它應當具有高度的可靠性,預報不準會引起居民不必要的恐慌,給社會、經濟帶來損失。但是可靠的地震預測是非常困難的,如今,地震預測面臨三個主要問題:
①地球的“不可入性”。地震一般發(fā)生在地下10~20km 處,由于地球內部的“不可入性”,人們對地下震源的研究,僅能依靠地球物理勘探技術從地表間接地探測。
②地震現象的復雜性。由于孕震過程是非線性的,其演化途徑和結果不是唯一確定的,它存在多種可能性,至今仍未找到一種確定性的地震前兆。
③地震發(fā)生的小概率性。一般而言,大地震的復發(fā)周期為數百年乃至數千年,遠遠超過了現代儀器觀測時間,限制了對已有預報思路和方法的有效檢驗。
目前人類至今對地震的成因和規(guī)律還認識得很不夠,因此,盡管地震預測問題提出很久,但進展緩慢。各國科學家為此作了很大努力,但至今仍不能準確預測地震,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只能做出很粗略的估計。
今天小編對目前科學家可以準確預測地震嗎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對于怎樣提前預知地震的發(fā)生以及其他地質災害小知識,還請了解更多佰佰安全網上的自然災害小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孫殿偉
2022.09.09 23:30:51
2022.09.09 23:28:46
2022.09.09 23:20:26
2022.09.09 23:18:45
2022.09.09 23:17:11
2022.09.08 22: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