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意外傷害之燒傷”,很多人都關(guān)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wǎng)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燒傷是一種常見的意外事故,80%在家庭中發(fā)生,其中50%以上受傷的患者是兒童,且都是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在家中的兒童。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兒童意外傷害之燒傷。
【情景再現(xiàn)】
燒傷是指由于熱力引起的一種損傷,如火焰、灼熱的氣體、液體或固體所致的人體傷害。燙傷是燒傷的一種損傷形式。
燒傷是一種常見的意外事故,80%是在家庭中發(fā)生的,其中50%以上是兒童。常見造成燒傷的物品有電力、火、蒸汽、汽油、煤氣、開水、炸藥、沸湯、化學物品以及放射線等。3歲以下兒童的燒傷多為燙傷所致。兒童皮膚嬌嫩,同樣的熱力在寶寶身上造成的損害遠比成人嚴重。如果兒童的燒傷面積超過體表面積的10%,就會發(fā)生休克。(估計體表面積的方法:一個手掌約占1%,一只胳膊或一條腿約占9%)。
因此,做好預防是每個家庭、家長的一項首要任務。
【癥狀】
燒傷的嚴重程度一般與燒傷的面積和深度有密切關(guān)系,目前普遍采用三度四分法來判定燒傷程度以估計其預后效果。
Ⅰ度(紅斑性):局部出現(xiàn)紅斑及輕度水腫,無水皰,干燥,無感染。但皮膚有燒灼樣疼痛,—般2-3日內(nèi)癥狀消退,3-5日痊愈,脫屑,不留瘢痕。
Ⅱ度(水疤性):可分為淺Ⅱ度和深Ⅱ度燒傷:
淺Ⅱ度:有較大水皰、水腫,有劇痛,皮膚感覺過敏,如無并發(fā)感染,2周左右愈合,不留瘢痕,短期內(nèi)有色素沉著。
深Ⅱ度:水疤較小,水腫明顯,有疼痛,皮膚感覺較遲鈍。—般3-4周痊愈??赡軙赳:?。
Ⅲ度(焦痂性):皮膚蒼白或焦黃炭化,干燥,呈皮革樣,皮膚疼痛輕,感覺遲鈍。一般3-4周焦痂脫落,創(chuàng)面愈合較慢,多數(shù)需要植皮,愈合后可有瘢痕或畸形。
【應對措施】
根據(jù)嚴重程度分為1度、2度、3度燒傷。1度燒傷局部皮膚發(fā)紅、刺痛,一般3-4天可自愈,不留疤痕。2度燒傷有水泡、水腫或局部變白,易發(fā)生感染,一般3-4周愈合,愈合后留有疤痕;3度燒傷最嚴重,易感染,愈合慢,疤痕攣縮嚴重。
急救:
燒傷后首先要做的是降溫散熱。用水冷卻燒傷部位10分鐘以上,越早越好。不要涂抹無效的東西。不要用醬油、牙膏、肥皂等涂抹傷口,這樣非但沒有效果,還會帶來感染。輕度的燒傷可以涂一點干凈的植物油,對于面積較大、較嚴重的燒傷,局部降溫冷卻后,用干凈的布覆蓋傷口,盡早去醫(yī)院治療。
【預防】
熱粥、熱水、熱的炊具及其它容易引起燒傷、燙傷的東西不要放到寶寶能摸到的地方。
教育寶寶不要玩火、熱的東西是危險的。爐旁要有圍攔。
倒開水、端熱飯、熱鍋的時候要提防寶寶突然跑過來。
給寶寶洗澡時,要先調(diào)好溫度,再把寶寶放進浴盆,以免燙傷。
不要單獨把孩子放在家里,如果家長不得已必須外出時,請盡量安排他人在家照看孩子。
家長因事外出時,不要在家里留下任何火種,并檢查各類電源的安全性。
大人不在的時候,不要在火上開水和熬湯。
家庭使用電爐、電取暖器時,要安裝防護罩。
使用電熱毯取暖時,熱后要關(guān)掉開關(guān),以防家里失火。
教育孩子不要去動電插頭,手不要觸及簧片,以免觸電燒傷。
由此可見,家有調(diào)皮“熊孩子”的家庭,應了解燒燙傷的相關(guān)知識,學會預防和應急處理措施。如果你對兒童燒傷該如何處理等有關(guān)兒童意外方面的知識還有疑問,請繼續(xù)關(guān)注佰佰安全網(wǎng)兒童燒傷安全常識欄目。
責任編輯:陳淼琪
2021.01.19 22:48:56
2018.12.31 08:29:37
2018.12.31 02:25:58
2018.12.30 12:15:09
2018.12.30 07:49:22
2018.12.29 12: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