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到地球磁場以及大氣層的保護,宇宙射線不會對人體產(chǎn)生危害,如果射線流的強度很高,或者地球的磁場或者大氣層發(fā)生變化,宇宙射線到達地面的量會增加,目前有哪些宇宙射線探測方式呢?
宇宙射線接近地球時,與大氣層氣體中的核子撞擊,產(chǎn)生粒子雨。其中的μ子能夠到達地球表面,被許多粒子探測器檢測到,例如氣泡室,或閃爍體探測器。新的探測手段能夠不通過粒子雨這個現(xiàn)象檢測這些高能粒子,也就是在太空中,不受大氣層的干擾,直接探測宇宙線,例如阿爾法磁譜儀實驗。下面帶您了解一下宇宙射線有哪些探測方式。
宇宙射線的探測方法:
1.直接探測法——1014eV以下的宇宙射線,通量足夠大,可用面積約在平方公尺左右的粒子探測器,直接探測原始宇宙射線。這類探測器需要人造衛(wèi)星或高空氣球運載,以避免大氣層吸收宇宙射線。
2.間接探測法——1014eV以上的宇宙射線,由于通量小,必須使用間接測量,分析原始宇宙射線與大氣的作用來反推原始宇宙射線的性質(zhì)。當宇宙射線撞擊大氣的原子核后產(chǎn)生一些重子、輕子及光子(γ 射線)。這些次級粒子再重復(fù)作用產(chǎn)生更多次級粒子,直到平均能量等于某些臨界值,次級粒子的數(shù)目達到最大值,稱為簇射極大,在此之后粒子逐漸衰變或被大氣吸收,使次級粒子的數(shù)目逐漸下降,這種反應(yīng)稱為“空氣簇射”。地球地表的主要輻射源是放射性礦物,空氣簇射的次級粒子是高空的主要輻射源,海拔20公里處輻射最強,100公里以上的太空輻射則以太陽風及宇宙射線為主。
今天佰佰安全網(wǎng)小編就宇宙射線有哪些探測方式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的天文災(zāi)害知識還請繼續(xù)關(guān)注我們的網(wǎng)站,希望今天的內(nèi)容能對您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孫殿偉
2023.01.16 20:49:17
2023.01.16 20:48:01
2023.01.16 20:47:06
2023.01.16 20:46:11
2023.01.16 20:44:59
2020.12.27 16:08:13
06/14適合女性的集體活動有哪些?
01/16老人參加集體活動好處有哪些
03/15常見的太陽活動有哪些?
01/22溫室效應(yīng)對地球有哪些影響?
03/15隕石對人體有害嗎?
07/17戶外活動為何要佩戴戶外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