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家庭暴力,我們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保護自己,但是法律是講究證據(jù)的,那么,家庭暴力中受害者如何收集證據(jù)呢?
當今社會,家庭暴力呈上升趨勢,但由于當事人特別是女性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無法找到有力證據(jù),大都不了了之。因此,如何取得施暴證據(jù)便成為維護弱勢群體權(quán)利、懲罰違法行為的關鍵。那么,家庭暴力中受害者如何收集證據(jù)呢?
一、證明侵權(quán)行為即可
《反家庭暴力法》下認定家暴行為,不以結(jié)果認定,只以行為認定,只要存在侵害的行為,不論造成的結(jié)果怎樣,法院都可以認定為家庭暴力。
所以這對于受害人來說,相對比較簡單,只要證明有侵害行為就可以,當然如果打的結(jié)果很嚴重,也是需要證明的。另外家暴法的立法采用“明確列舉+兜底定性”的定義方法,增強了法律適用的明確性,也為立法及司法使用留下彈性空間。
二、智慧證明精神傷害
在反家暴法中,除了肢體暴力屬于家暴,也包括了精神暴力,但精神暴力往往難以舉證,比如:他經(jīng)常威脅、恐嚇我,該怎樣證明呢?有以下建議:
1、家暴的過程中,如謾罵、恐嚇的過程中可以進行錄音、錄像;
2、有些人在精神暴力之后,會后悔,會痛哭流涕,這時可以要求他寫保證書,保證書中明確寫出何時出現(xiàn)恐嚇和威脅行為,對受害人造成的傷害,承認錯誤,保證再也不犯;
3、保留遭受精神暴力后,就醫(yī)和看心理醫(yī)生的證明。
三、家暴之后一定要!報!警!輕則開告誡書,重則開驗傷單。
很多人會有疑惑,我并不打算跟丈夫離婚,如果報警后,日子就更過不下去了,那還要報警嗎?
事實并非如此,如果沒有報警或其他警醒行為的話,家暴只會愈演愈烈,所以報警是一種比較好的終止方式,同時也可以對自己的人身安全有一個保護的作用,也是一種取證的方式。
以前警方對家暴是不管的,認為是家務事,但反家暴法出臺之后,我們經(jīng)常會去公安和婦聯(lián)等地方去講課,知道警方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非常明確的方案和工作要求,報警后,警方處理的方式會有所不同。
1、如果比較輕的家暴,警方會出示一份告誡書。會把這份告誡書送到加害者的單位、居住地派出所,這份告誡書非常有幫助,可以作為證據(jù),不可復議。
2、如果是比較嚴重的家暴,就有可能觸犯到治安管理處罰法,可以情節(jié)輕重,來進行罰款、警告治安拘留等處罰決定。無論是告誡書還是治安管理處罰決定,都是可以作為證據(jù)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向公安尋求幫助。
四、人身安全保護令。
《反家庭暴力法》第四章專門設置了“人身安全保護令”,規(guī)定了申請、管轄、形式、措施、期限、執(zhí)行等內(nèi)容,相對完善,特別是24小時令,即:保護制度有利于最大限度隔離加害人與受害人。最高院在《反家暴法》出臺之前就有一些針對人身安全保護令的通知。
五、強制報告制度。
《反家暴法》出臺后,學校、幼兒園、醫(yī)療機構(gòu)、福利機構(gòu)等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無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遭受或可能遭受家暴的情形,需要向公安機關報案,如果不報案,有可能被追究責任。所以,現(xiàn)在家庭暴力已經(jīng)不止是家事,還是社會機構(gòu)需要介入的事情。
六、庇護所不僅能庇護。
反家暴法中規(guī)定,如遇到家庭暴力,無行為能力的人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可以申請緊急庇護,如果因為家暴受到威脅、傷害或無人照顧,公安部門需通知有關部門去安置這些人。在這個庇護所,要為這些人提供法律幫助以及生活照顧。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網(wǎng)為大家介紹的家庭暴力中受害者如何收集證據(jù)的知識,希望能幫到有需要的朋友,稍后,我們來總結(jié)家暴受害者如何用法律保護自己,歡迎關注這部分家庭暴力小知識。
責任編輯:鄒蘭
2022.11.28 10:57:09
2022.11.28 10:55:59
2022.11.28 10:54:56
2022.11.28 10:53:50
2022.11.28 10:52:52
2022.07.09 17:37:48
02/06噪音分貝標準如何劃分?
07/13怎樣保護個人財產(chǎn)?
01/24老師語言暴力對學生的傷害
05/20保護生物多樣性有什么意義?
04/20未成年人進KTV有哪些危害?
06/21保護土壤的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