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鹽堿化又稱土壤鹽漬化,是指在自然和人為作用下土壤表層鹽分含量不斷增加,以至超過某一限度的地質(zhì)過程和現(xiàn)象。土壤鹽堿化有哪些類型呢?下面帶您了解一下。
土壤鹽堿化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涉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土壤鹽堿化所造成的土地退化是荒漠化的主要類型之一,因而土壤鹽堿化被視作一種環(huán)境地質(zhì)問題。
按照土壤鹽堿化的成因可以分為原生鹽堿化和次生鹽堿化
1.原生鹽堿化是指由自然環(huán)境因素(氣候、地質(zhì)、地貌、水文和土壤條件等)變化引起的土壤鹽堿化。
2.次生鹽堿化是指人類對土地資源和水資源不合理利用引起的區(qū)域水鹽失調(diào),所導致的土壤表層不斷積鹽的過程。
按照鹽堿土含有的物質(zhì)可以分為鹽化土和堿化土
1.鹽化土
主要是指含有較多的NaCl和Na2SO4的鹽漬土。因土壤中粘粒組成份多,當形成吸附復合體后(吸附復合體由所有小于0.001mm的土壤膠體粘粒組成),可以表現(xiàn)出一定的交替吸附功能,它通常能吸附Ca2+、Mg2+、Na+、H+等。
2.堿化土
又稱蘇打土,主要指含有較多Na2CO3(蘇打)、NaHCO3(小蘇打)的鹽漬土。若土壤中含有大量的Na2CO3、NaHCO3遇水時會水解,形成強堿NaOH對作物根部起腐蝕作用。另一方面,在高濃度條件下,土壤中的Na+可有相當部分被土壤吸附復合體吸附,從而使土壤膠體具較強的親水性,分散性。
今天小編對土壤鹽堿化有哪些類型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對于如何防治土壤鹽堿化以及其他地質(zhì)災害小知識,還請了解更多佰佰安全網(wǎng)上的自然災害小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孫殿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