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保鮮膜也就是聚氯乙烯,由于生產(chǎn)工藝需要,PVC保鮮膜在制作過程中,會加入大量增塑劑,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塑化劑。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絕大部分保鮮膜和常用的塑料袋一樣,都是以乙烯母料為原材料制作而成。有的保鮮膜材料是聚乙烯(簡稱PE),這種材料不含增塑劑,使用起來相對安全一些;有的材料是聚氯乙烯(簡稱PVC),這種材料經(jīng)常加入穩(wěn)定劑、潤滑劑、輔助加工劑等原料,對人體有一定危害。
PVC保鮮膜在制造過程中,添加了一定量的塑化劑,其中的DEHA為潛在致癌物,對人體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有很大破壞作用,會擾亂人體的激素代謝。
含塑化劑可致女性早熟男性不育
更需注意的是,塑化劑中的這些化學物質(zhì)極易滲入食物、尤其是高脂肪食物。經(jīng)過長時間的包裹,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將保鮮膜中的有害物質(zhì)溶解,并且在加熱時加速塑化劑的釋放。食用后會使女性性早熟、男性不育,特別對嬰幼兒的生殖器發(fā)育有很大影響。因而PVC保鮮膜被國家列為限制類別,且規(guī)定“不能直接包裝肉食、熟食及油脂食品”。
由于種種原因,保鮮膜國標兩次推遲執(zhí)行,因此,PVC保鮮膜一直處于無標準可依的狀態(tài),才造成市面上保鮮膜亂象。
PVC膜中有兩種物質(zhì)具致癌可能性,一是VCM(氯乙烯單體),一是DEHA,如果VCM的成分在1PPM(度量單位:百萬分之一)的范圍內(nèi)是無毒的,如果超標就有致癌的可能性。
針對市場上使用頻率最高的PVC和PE材質(zhì)的保鮮膜,其辨別方法如下:
1、肉眼看:PE材質(zhì)的透明性較差,而且顏色發(fā)白,被覆蓋的食物看上去模糊不清;PVC材質(zhì)的光澤度好,看上去清晰透徹,因為有增塑劑,對光照有點淡黃色。
2、用手拉:PE材質(zhì)的較為柔軟,但韌性較差,拉伸后可斷裂;PVC材質(zhì)的韌性強,能夠大幅度拉寬拉長卻不會斷,而且容易粘在手上。
3、用火燒:PE保鮮膜用火點燃后,火焰呈黃色,迅速燃燒,有蠟燭燃燒的味道;而PVC保鮮膜由于含有氯元素,用火點燃后火焰呈黃綠色,沒有滴油現(xiàn)象,離開火源后會熄滅,而且有強烈刺鼻的異味。
4、用水浸:由于兩者的密度不同,PE保鮮膜的密度比水小,浸入水中后會浮上來;而PVC保鮮膜密度比水大,浸入水中會沉下去。
由于pvc保鮮膜相較于其他保鮮膜要便宜,所以還是有很多家庭選擇pvc保鮮膜,其實,pvc保鮮膜只要不加熱,不接觸油膩類食物,只用來保鮮生鮮果蔬還是沒有問題的。
最好選購使用PE保鮮膜。如果使用PVC保鮮膜,則最好不要直接用于包裝肉食、熟食以及含油脂的食品,也不宜直接用微波爐加熱。
責任編輯:陳淼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