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雨季在經(jīng)過低溫、小雨之后,不同程度的病蟲害,悄悄地開始襲擊和腐蝕植物的生長。其中最為罕見的就是黃枯萎病。那么黃萎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
枯萎病、黃萎病是當前瓜豆類、茄果類蔬菜和棉花等作物上的頑固性病害,發(fā)病后就很難防治,對產(chǎn)量會造成嚴重影響,輕則減產(chǎn)20-30%,嚴重時減產(chǎn)可達50%甚至絕產(chǎn)。因此,這種病害成為多數(shù)菜農和棉農的大敵。那么,黃萎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佰佰安全網(wǎng)來給您講講相關的生物災害安全小知識。
植物黃萎病為半知菌亞門、淡色孢科、輪枝菌屬。其病原菌主要為大麗輪枝菌和黑白輪枝菌。黑白輪枝菌的適宜生長溫度比大麗輪枝菌低。在茄科植物及首稽等植物上報道較多;而大麗輪枝菌由于寄主極其廣泛,對高溫和劇烈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強,所以在棉花等眾多感染黃萎病的植物上主要報道的均為大麗輪枝菌。
露地栽培,從定植后1個月左右開始,地上部位出現(xiàn)病癥,一直到收獲結束時持續(xù)發(fā)病。最初,下部葉片局部萎蔫,葉邊上卷。過2—3天后,病部由黃白色轉為黃色。葉片邊緣變色較多,以小葉脈為中心呈楔形。接下來,變色部位逐漸擴大,整片小葉黃變,慢慢褐變枯死。病害加重時,上部葉片也依次發(fā)病枯死,并導致下部葉片慢性枯萎。因此,病株株高降低、果實的坐果及生長明顯受影響。剖檢病株葉柄和整,可見導管部有黃褐變。
植物得黃萎病的原因有很多,不同植物得病原因有所不同。我們以棉花為例,棉花枯黃萎病是棉花生產(chǎn)上的主要病害,是世界性危險性病害,對棉花產(chǎn)量和品質影響很大,主要原因包括:
1、種子帶菌。
菌原體適應性強,范圍廣,在土壤中可存活10年以上。
2、致病力多變。
植物黃萎病是一個復活種群(基因),不同的基因型在不同的年份,不同的氣候會發(fā)展成為優(yōu)勢種群,而每個品種僅能抗1~2個基因型,從而出現(xiàn)了致病力多變的現(xiàn)象。
3、氣候環(huán)境多變。
北疆早熟棉區(qū),歷年6-8月平均氣溫為24.5~25.5℃,是植物黃萎病菌原流行侵染最適溫度。老棉區(qū)棉田重茬達15~20年之久,年年調換品種,未經(jīng)嚴格檢疫,均為耐病品種,棉田黃萎病株未徹底清除又翻入棉田。目前尚無根治黃萎病的新藥,據(jù)前蘇聯(lián)學者格里希金娜的研究,病株根、莖、(干重)的微菌核含量分別為8.2萬~70萬個、0.2萬~82萬個、0.03萬~17.7萬個?g-1,而每平方米土壤中只要有0.8個侵染體存在即可使感病品種100%發(fā)病,土壤中菌原體積累越多,致病力越強,危害越重,經(jīng)濟損失越大。
4、黃萎病不同程度危害植株農藝性狀變化不大,無規(guī)律性,其余性狀變差。
具體表現(xiàn)為:株高逐年降低,有效果枝數(shù)、結鈴率明顯降低,吐絮率隨病級增加而提前,田間表現(xiàn)為病級越重植物葉失綠焦枯越多,棉鈴沒有完全充實就開裂,吐絮提早。
5、黃萎病各級別與經(jīng)濟性狀比較。
發(fā)病植株導管受阻或因毒素的產(chǎn)生,使葉片干枯脫落,生殖生長不良,單株結鈴減少,單鈴子棉隨發(fā)病程度加重而明顯降低。1~4級單株結鈴平均較0級小35.63%;鈴重平均降低27.7%;單株子棉平均降低15.43g;衣分平均降低1.74個百分點;衣指平均降低1.26個百分點;皮棉平均減產(chǎn)44.83%。
6、黃萎病不同危害程度纖維品質變化效應。
隨著黃萎病發(fā)病級別的增加,纖維整齊度,斷裂比強度,馬克隆值等都逐漸下降,尤以3~4級品質降低明顯,整齊度較0級分別降低3.1和3.5個百分點,斷裂比強降低3.2~7.4cN?tex-1,馬克隆值降低1~1.8,伸長率有上升趨勢,其它纖維品質指標,均無顯著區(qū)別。
黃萎病是植物具有毀滅性的一種病害,被稱之為“植物癌癥”,這種病害一經(jīng)傳入發(fā)生,非常嚴重,輕則減產(chǎn)20-30%,嚴重事減產(chǎn)可達50%甚至絕產(chǎn)很難根除,而傳播蔓延迅速。因此,我們需要防治在先。
1.阻止病原菌的侵入。
2.殺死植物體內的病原菌。
預防此類病害的發(fā)生應做好種子消毒及根部土壤的消毒工作,確保土壤中沒有病原菌或有效阻止病菌侵入植株體內,全面噴施新高脂膜,速在植株上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止病毒侵入。如果已發(fā)現(xiàn)發(fā)病株,則建議將明顯發(fā)病株拔除,同時做到土壤消毒和整株噴霧殺菌同時進行,只有這樣才可能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如果維管束已被破壞,則無法治愈,所以應重點加強預防工作。
重點是抓住育苗期、開花結果前的防治工作,在開花結果期噴灑菜果壯蒂靈,提高蔬菜的抗病能力。此類病常選用的藥劑主要有惡霉靈、多菌靈、甲基硫菌靈、戊唑醇等,在藥劑中加入新高脂膜,可提高藥效,同時降低農藥的蔬菜上的殘留度。除藥劑防治外,合理施肥也非常關鍵,尤其增施磷鉀肥可有效提高作物的抗病性,減少發(fā)病的機會。
特別提醒:適時進行打頂,及時摘除無效花蕾、剪除無效果枝葉等措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早衰和促進增產(chǎn)。
責任編輯: 陳淼琪
科學知識改變你我生活普及安全暢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網(wǎng)原創(chuàng)出品公眾號: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