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活動產生的垃圾不斷排入大海,阻化劑、燃料油和重金屬等有毒廢物進入肉食動物體內,通過食物鏈發(fā)生連鎖反應,那么什么是食物鏈污染?
人類活動產生的垃圾不斷排入大海,阻化劑、燃料油和重金屬等有毒廢物進入肉食動物體內,通過食物鏈發(fā)生連鎖反應,使得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大幅惡化。而惡化的罪魁禍首就是人類,那么什么是食物鏈污染?
海藻爆發(fā)生殖產生的赤潮現象,發(fā)生次數卻越來越多,這是游泳者、水手、甚至是通過衛(wèi)星檢測海域的人有目共睹的。赤潮現象過去是自然現象,但近年來,它的頻率、次數、規(guī)模都有所上升,尤其是自從上世紀50年代,人造氮肥的廣泛使用以來更甚。隨著受這些化肥及其他營養(yǎng)物污染的雨水排入大海,有毒藻類、細菌爆發(fā)性生殖,幾乎將溶解氧消耗怠盡,導致魚類死亡,生態(tài)系統(tǒng)為微生物所支配,這又往往是基于一層黏液的,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灣也會發(fā)生這種情況。
就算是只針對個體,這些情況就已經很棘手了,但所有這些卻存在聯(lián)系,而且往往是相互促進。在整個食物鏈中,一旦有一個物種遭到破壞,那么上下層結構都因此發(fā)生連鎖改變。所以說,北太平北部幾近滅絕的海懶導致了海膽的瘋長,海膽的排泄物又導致了一整片海藻森林形成,至今仍保持其自己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又比如,海水酸化導致翼足目綱的海螺死亡,那么,以這些浮游生物為食的大鱗大麻哈魚也會一并死亡。接著,其他魚類就會占領該地,防止其他大麻哈魚回來,當時新英格蘭的喬治海岸的鱈幾乎滅絕時也是這樣的。
這種“倒霉事”要是單槍匹馬那還算不上彌天大禍,一旦同惡相求,那就真會是滅頂之災了?,F在還沒受到污染的少數珊瑚礁似乎能夠應付氣候變暖和海水酸化,這是誰也不能避免的,但大多數珊瑚由于過度捕撈或是污染已經產生“漂白現象”甚至死亡了。生態(tài)多樣性源于相互依賴,然而近幾十年來人類對其沖擊太巨大,以致海洋生物的自然平衡遭到破壞的情況比比皆是。
佰佰安全網提醒您:大家一定要了解一些破壞食物鏈有什么后果等相關的問題,這樣在破壞食物鏈時,可以有效預防,另外大家可以學習一些生態(tài)破壞知識和環(huán)境污染知識來幫助自己。最后要了解更多環(huán)境污染小知識可關注本網站查詢。
責任編輯:王小麗
2021.12.14 20:59:06
2021.11.02 16:32:11
2021.11.02 16:30:44
2021.11.02 16:28:47
2021.11.02 16:27:21
2021.11.02 16:24:33
03/30獵殺動物對生態(tài)平衡有什么影響?
02/24經常穿皮草有可能致癌嗎?
04/15動物園里的不文明行為有哪些?
06/23海洋污染的危害與預防
06/18沼澤化是怎么形成的?
06/09土地沙漠化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