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漬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氣候干旱,土壤排水不暢,地下水位高,礦化度大等重要條件所制約,地下水上升為什么造成鹽堿化呢?下面帶您了解一下。
鹽漬土中的鹽分,是通過水分的運動且主要是由地下水運動帶來的,因此在干旱地區(qū),地下水位的深淺和地下水的礦化度的大小,直接影響著土壤的鹽漬化程度。 地下水位埋藏越淺,地下水越容易通過土壤毛管上升至地表,蒸發(fā)散失的水量越多,留給表土的鹽分就越多,尤其是當?shù)叵滤V化度大時,土壤積鹽更為嚴重。 在干旱季節(jié),不致于引起表層土壤積鹽的最淺地下水埋藏深度,稱為地下水臨界深度。臨界深度一般3m左右,但并非一個常數(shù),是因具體條件不同而異的,其影響因素主要有氣候、土壤、地下水礦化度和人為措施,一般地說,氣候越干旱,蒸發(fā)量和降水量的比率,地下水礦化度越高,臨界深度就越大。
地下水位埋深與地表積鹽關(guān)系密切。地下水位埋深大于臨界深度時,地下水位低,地下水沿毛管上升不到地表,不積鹽,土壤無鹽堿化。地下水位高,地下水沿毛管上升至表土層,表層開始積鹽。地下水位很高,小于臨界深度時,地下水沿毛管大量上升至地表,表層強烈積鹽。因此,當?shù)叵滤簧仙?,會?dǎo)致臨近地表使土地表層鹽分積累,最終形成鹽堿地。如干旱、半干旱內(nèi)陸地區(qū)較封閉,過度灌溉匯集后的水鹽沒有出路,導(dǎo)致下游平原的地下水位增高,地下水的礦化度加大,在地表蒸發(fā)的作用下,水散鹽留,形成鹽堿化。
今天小編對地下水上升為什么造成鹽堿化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對于如何防治土壤鹽堿化以及其他地質(zhì)災(zāi)害小知識,還請了解更多佰佰安全網(wǎng)上的自然災(zāi)害小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孫殿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