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永遠不變的,一旦堵塞物被破壞,湖水便漫溢而出,傾瀉而下,形成洪災,極其危險。那么堰塞湖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帶您了解一下。
堰塞湖是指山崩、土石流或熔巖堵塞河谷或河床,儲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的湖泊,通常為地震、風災、火山爆發(fā)等自然原因所造成,也有人為因素所造就出的堰塞湖,例如:炸藥擊發(fā)、工程挖掘等。
堰塞湖的形成過程
1.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堵塞物可能是火山熔巖流,可能是地震活動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體,可能是泥石流,亦可能是其他的物質。
2.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
3.儲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
由山崩滑坡所形成的堰塞湖多見于藏東南峽谷地區(qū),且年代都很新近,如1819年在西姆拉西北,因山崩形成了長24-80km,深122米的湖泊。藏東南波密縣的易貢錯是在1990年由于地震影響暴發(fā)了特大泥石流堵截了乍龍湫河道而形成的,波密縣的古鄉(xiāng)錯是1953年由冰川泥石流堵塞而成(實則也屬冰川湖)。八宿縣的然烏錯是1959年暴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導致的山體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的。
堰塞湖的形成,通常是不穩(wěn)定的地質狀況所構成,當堰塞湖構體受到?jīng)_刷、侵蝕、溶解、崩塌等作用,堰塞湖便會出現(xiàn)“溢壩”,最終會因為堰塞湖構體處于極差地質狀況,演變“潰堤”而瞬間發(fā)生山洪爆發(fā)的洪災,對下游地區(qū)有著毀滅性破壞。大多數(shù)的堰塞湖會于形成后的數(shù)天內,不斷的由原本的河川注入儲水,累積到足以潰堤的水量。
今天小編對堰塞湖是怎么形成的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對于地震后需防范哪些次生災害以及其他地質災害小知識,還請了解更多佰佰安全網(wǎng)上的自然災害小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孫殿偉
2022.09.09 23:30:51
2022.09.09 23:28:46
2022.09.09 23:20:26
2022.09.09 23:18:45
2022.09.09 23:17:11
2022.09.08 22:44:12
10/27環(huán)保餐盒的分類、缺點以及推廣面臨的問題,來一起了解下
03/23圍湖造田有哪些利弊?
08/09地震來臨時躲哪最安全?
12/29高科技預報地震,地震預警的秘訣是什么?
02/16汽車站安檢規(guī)定禁帶哪些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