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土液化是由于孔隙水壓力上升,有效應力減小所導致的砂土從固態(tài)到液態(tài)的變化,飽水的疏松粉、細砂土在振動作用下突然破壞而呈現(xiàn)液態(tài)的現(xiàn)象。砂土液化的形成條件是什么呢?
砂土液化形成機制是飽和的疏松粉、細砂土體在振動作用下有顆粒移動和變密的趨勢,對應力的承受從砂土骨架轉向水,由于粉和細砂土的滲透力不良,孔隙水壓力會急劇增大,當孔隙水壓力大到總應力值時,有效應力就降到0,顆粒懸浮在水中,砂土體即發(fā)生液化。砂土液化后,孔隙水在超孔隙水壓力下自下向上運動。
砂土液化的形成條件:
(1) 砂土特性
a.通常以砂土的相對密度砂土的粒徑和級配來表征砂土的液化條件,dr越大越難液化,不均勻系數(shù)越小,粒徑越均勻越易液化。
b.飽水砂層埋藏條件直接在地表出露的飽水砂層最易于液化。地下水埋深愈淺,非液化蓋層愈薄,則愈易液化。
c.成因時代特征
具備上述的顆粒細、結構疏松、上覆非液化蓋層薄和地下水埋深淺等條件,而又廣泛分布的砂體,主要是近代河口三角洲砂體和近期河床堆積砂體,其中河口三角洲砂體是造成區(qū)域性砂土液化的主要砂體。已有的大區(qū)域砂土地震液化實例,主要形成于河口三角洲砂體內。往往是有史時期或全新世形成的硫松沉積物。
(2)地震強度及持續(xù)時間
引起砂土液化的動力是地震加速度,顯然地震愈強、加速度愈大,則愈容易引起砂土液化。
今天小編對砂土液化形成條件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對于地質災害的類型有哪些以及其他地質災害小知識,還請了解更多佰佰安全網(wǎng)上的自然災害小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孫殿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