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fā)生的金融傳銷騙局 一、“一元購”的無底洞騙局,那么,金融傳銷的詐騙方式是什么呢?隨小編一起了解下吧。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一些金融投資陷阱被金融詐騙者利用資金池模式打造成了龐氏騙局。然而,隨著風險的不斷暴露,一種更容易讓投資者陷入其中的詐騙方式在金融創(chuàng)新的土壤中滋長,它就是:金融傳銷。那么,金融傳銷的詐騙方式是什么呢?
1、洗腦加欺騙
這些傳銷組織現(xiàn)在廣西“安營扎寨”,從全國各地大量招徠人員,以北海打掉的一個傳銷團伙為例,每人交納6.98萬元加盟費,聲稱發(fā)展下線至600人后,就能獲得1040萬元。除了快速成為千萬富翁的誘惑,傳銷組織挖空心思,采取了種種欺騙手法,使得眾多所謂高素質、高學歷的人員墮入其中不能自拔。
傳銷組織打出參與國務院批準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開發(fā)旗號,把這種所謂的“產業(yè)發(fā)展基金”說成政府支持的“民間資本運作項目”,并通過邀請專家、學者給參與者講授金融和資本運作知識,從理論上對參與者進行“洗腦”,使他們相信這種“基金”屬于“不合法也不違法”的試點。為了使參與者信以為真,他們還派人冒充中央領導親屬或身邊工作人員“接見”傳銷者,為他們“簽名題字”。
除此之外,傳銷組織還隨機利用各種“題材”給非法活動披上合法外衣。廣西一些地市的領導工作變動,他們就聲稱項目由某位領導帶來,有“政府背景”;銀行、電信等部門開展的便利或優(yōu)惠業(yè)務,被他們所利用,回過頭卻成了得到政府支持的“依據(jù)”。為了吸引加盟者,上線租賃入住高檔公寓或別墅,購買豪華轎車,出入高級酒店吃喝,刻意營造成功人士享受高消費的氛圍。
2、基金加傳銷
一段時期來,全國不少地方曾出現(xiàn)以“瑞士共同基金”、“巴菲特基金”等境外基金名義的傳銷活動,北海市搗毀的這些傳銷體系,表明傳銷開始以“本土化”面目出現(xiàn)。在貴州等地,一些傳銷組織打著“西部大開發(fā)”旗號,以“扶貧助學”等“基金”“計劃”的名義,大肆招徠人員,使得許多人上當受騙。
我國從1998年起就全面禁止傳銷。要識別他們其實并不困難。傳銷活動都通過發(fā)展人員、組織網(wǎng)絡進行所謂的經營,上線從下線“業(yè)績”中提取報酬,參加者需交納加盟費或認購商品費,并通過發(fā)展他人獲取回報,“經營活動”靠不斷發(fā)展他人加盟維持。符合這些特征,不管是過去的“連鎖加盟”、“返點銷售”,還是現(xiàn)在所謂的“基金”,其實質都是傳銷。
以上內容由佰佰安全網(wǎng)為您整理,希望能幫您更好的認清金融傳銷。同時,佰佰安全網(wǎng)友情提示,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目前金融傳銷活動手段多變,希望市民能擦亮眼睛,發(fā)現(xiàn)異常模式及時向警方反映。
接下來,我們要介紹的內容是常見的金融傳銷有哪些,歡迎關注更多傳銷陷阱安全小知識。
責任編輯:鄒蘭
2022.06.28 11:25:27
2022.06.28 11:23:40
2022.06.28 11:22:17
2022.06.28 11:21:11
2022.06.28 11:19:24
2022.01.20 2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