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手機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我們經(jīng)常會收到一些中獎短信或者積分短信,這些信息靠嗎?下面佰佰安全網(wǎng)為您全面解析積分兌換騙局是利用了人們的哪些心理?
騙子受過專門培訓,是高明的心理學家, 善于揣摩人的心理弱點,經(jīng)常使用心理咨詢式的談話技巧,把人一步步引入陷阱。接下來佰佰安全網(wǎng)為大家介紹積分兌換騙局是利用了人們的哪些心理?我們一起去了解下吧。
【騙子技巧揭秘】
一、利用“好奇心” 開放式聊天“套取”個人信息
“王阿姨,你最近恢復的怎么樣啊?”
“我在家感覺很不錯,謝謝。你是陳大夫吧……”
像這樣的電話聊天,在電信詐騙中很常見,最典型的莫過于“猜猜我是誰”。在心理學上,這叫開放式聊天,騙子的問題都很寬泛,故意在關鍵之處留下很多空白,讓你猜測性地去填空,其目的在于通過“套話”而獲取你的個人信息。
這種詐騙案件有一個共同點,即騙子已經(jīng)掌握了市民的個人真實身份信息,包括姓名、住址、電話、身份證號碼甚至最近的某項重要活動等。騙子利用這些信息,實施精確詐騙。一開始聊天,往往先示好,讓你放松警惕,然后慢慢地套話,把你引入事先設好的陷阱,然后編造借口讓你匯錢。這類詐騙的心理路數(shù),大致如此。
【支招】
故意“張冠李戴”地反問
應對騙子的這種手法,市民在聊天中可以故意張冠李戴式地反問,比如你故意說錯某個親人的姓名或工作地點,然后很隨意地問騙子“某某人現(xiàn)在常州混得不錯吧?”這樣的問題只要兩三個,對方就能露出馬腳。
二、“怕犯錯” 急為證清白反被套
冒充公檢法詐騙很常見,中招的市民比較多。這類騙子利用的是人們懼怕犯錯誤,急于證明自己清白的心理,當你被的防衛(wèi)心理被調(diào)動起來而表白解釋時,反而給了騙子機會。人們生活中都怕犯錯,尤其是聽說所謂的公檢法機關指控你涉嫌犯罪這樣的嚴重錯誤。所以,一旦有自稱“公檢法”的人說你涉及到什么什么案件中,然后案件會涉及到你身邊的親人誰誰誰,你千萬不能跟他講。不然,出于保護自己或親人的目的,為了證明清白,就會被騙子的“犯罪論調(diào)”恫嚇住,到時候越怕犯錯,實際上越容易釀成大錯。
因為很多人不清楚公檢法的辦案程序,一但被騙子說你犯罪了,就會急于辯解,辯解過程中對騙子透露的個人信息就越多,就越容易被利用。
【支招】
寧可信其無,不可信其有
如果接到冒充“公檢法”的電話,說你可能涉及什么犯罪行為,這時首先更要相信自己,沒做過的錯事就是沒做過,心地坦蕩,不為他的忽悠所動,直接掛掉這種無關電話,才能最大限度減少被騙。
以前,我們常被教導做事要小心謹慎,聽到不利的消息往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但對這類詐騙犯罪來說,心理上要反過來對待,“寧可信其無,不可信其有”,因為從正規(guī)辦案程序上說,一個人真犯罪了,“公檢法”會找上門的,怎么可能先電話通知你呢?
三、因“相信熟人”反而放松了警惕
QQ盜號詐騙、朋友圈盜號詐騙等手法,都是騙子利用木馬病毒盜取了網(wǎng)友的QQ號或微信號,借著通過病毒文件盜取密碼,掌控網(wǎng)友的QQ號或微信號,從而了解網(wǎng)友與各個好友之間的關系,從中分析出有詐騙價值的對象,抓緊時間學習和模仿。一旦發(fā)現(xiàn)哪天有機可乘,就把網(wǎng)友QQ或朋友圈中真正的好友悄悄刪掉,由騙子假冒出現(xiàn),他再編造各種借口,向網(wǎng)友借錢。
這種作案手法是高科技加上心理戰(zhàn)術(shù),對老百姓雙重迷惑欺騙。作為網(wǎng)友,是在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好友已經(jīng)被別人冒充的情況下,帶著毫無防備的心理進行交流的,這時的心理防線最脆弱,幾乎沒有警惕性,所以一旦相信了損失很難避免。
【支招】
打電話核實是唯一辦法
現(xiàn)實生活中,無論朋友跟你多熟悉,或者親友與你多親近,遇到通過網(wǎng)上QQ、朋友圈等方式向你借錢或讓你轉(zhuǎn)賬的,從安全的角度出發(fā),唯一自我保護的方式就是,直接打個電話去核實,不管多熟悉,打個電話核實,應該不會傷害彼此的感情,大家心理上是能夠接受的。
四、“貪便宜”又好奇難免被牽鼻子
電信網(wǎng)絡詐騙中的中獎詐騙、各種補貼或退稅詐騙,實際上是利用了老百姓貪便宜又好奇的心理。
當老百姓聽說中獎了,或者新政出臺不久,能拿到所謂補貼或退稅了,在貪便宜的心理驅(qū)使下,先是會半信半疑;接著,就在好奇心的慫恿下去追問,我怎么會中獎或有補貼?騙子再根據(jù)編好的說辭,讓你的“半信半疑”變成“深信不疑”,結(jié)果是可想而知的。
【支招】
絕不相信“天上會掉餡餅”
每個人其實多少都有“一夜暴富”或“錢生錢”的美好愿望,但多數(shù)人不會當真,因為只要內(nèi)心不貪便宜,就絕不會相信“天上真的掉餡餅”。假如天上真的掉餡餅,那地上陷阱已挖好。所以,接到中獎、退稅或領補貼等電話或網(wǎng)絡信息,第一個念頭就是不相信,然后掛掉電話或不理睬,就沒事。
五、被騙子蒙蔽卻“寧受虐”不改錯
電信網(wǎng)絡詐騙案件中,很多受害人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騙子的電話打得不停歇,有時三四個小時跟你聊天,這時哪怕跟受害人插個話都不行。以致出現(xiàn)極端案件,比如,受害人在騙子誘導下,邊打電話邊匯款,即使民警、保安、銀行人員去阻止,受害人已被洗腦了,這時也不會相信自己有錯。
這是針對一些老年人或信息閉塞的人實施的典型的連珠炮式詢問或誘導,讓受害人漸漸處于心理疲勞之中,根本沒時間去思考,更不可能清醒過來。騙子很明白,很多人有寧肯錯下去也不愿認錯的受虐心理,他們通過連續(xù)不斷的利誘、恐嚇、示好等手段,成功為受害人完成了洗腦,為詐騙打開了通道。
【支招】
突然的“思維中斷法”最為有效
騙子是針對人的心理弱點設置陷阱,那么對這種洗腦式的誘騙手段,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突然的‘思維中斷法’,切斷受害人的思路,使其醒悟過來。親友、民警、保安、銀行人員等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一定要堅決一些,中斷受害人的思路,打消他的疑慮,徹底醒悟過來。如果受害人身邊沒有別人幫助,要挽救就很難了。
以上就是電信詐騙安全小知識所介紹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從眾多的電信網(wǎng)絡詐騙案件看,貪便宜,怕犯錯,好奇心,不愿改錯的受虐心態(tài)等四種心理,最易被騙子利用。應對騙局的最佳辦法,就是不予理睬或電話核實,不給那些騙子機會。下期為大家介紹短信詐騙的手段有哪些?敬請期待。
責任編輯:何顯搶
2021.11.02 15:39:54
2021.11.02 15:37:45
2021.11.02 15:35:22
2021.11.02 15:34:23
2021.11.02 15:33:23
2021.07.07 22:01:35
07/20“殺豬盤”詐騙最常用的10種套路
02/24電信詐騙危害及防范常識
08/06QQ詐騙的常見種類有哪些?
07/20揭秘“殺豬盤”網(wǎng)絡詐騙步驟
07/17氣功詐騙老人的套路有哪些?
07/17如何應對保險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