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萎病黃化從葉緣開始,然后逐漸向中脈方向擴展,有的葉片整張黃化,大家知道枯萎病真能滅絕農作物嗎?下面跟著佰佰安全網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般情況下重茬次數越多病害越重。土壤高濕、根部積水、高溫有利于病害發(fā)生,氮肥過多、酸性、地下害蟲和根結線蟲多的地塊病害發(fā)生重,那枯萎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在定植時或定植后和預期病害常發(fā)期前,將41%聚砹·嘧霉胺按800倍液稀釋進行灌根,每7天用藥1次,用藥次數視病情而定;將41%聚砹·嘧霉胺按600~800倍液稀釋,在播種前或播種后及栽前早十點前或下午五點后苗床澆灌;對病株稀釋600~800倍進行灌根,若病原菌同時為害地上部分,應在根部灌藥的同時,地上部分同時進行噴霧,每7天左右用藥1次,大家知道枯萎病真能滅絕農作物嗎?
答案是肯定的,幼株感病后生長不良,病苗葉子變淺,并無明顯癥狀,嚴重后葉柄在靠近葉鞘處下折,垂死干枯,隨后莖部枯萎致死。最后病根變褐腐爛,莖基部縱裂,剖莖可見維管束變褐。成株老葉黃化,并伴隨外部葉鞘維管束失綠。黃化從葉緣開始,然后逐漸向中脈方向擴展,有的葉片整張黃化。病部表面產生粉紅色霉層,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最后病根變褐腐爛,莖基部縱裂,剖莖可見維管束變褐。
病菌主要以菌絲、厚垣孢子或菌核在未腐熟的有機肥或土壤中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6~10年,病菌可通過種子、肥料、土壤、澆水進行傳播,以堆肥、漚肥傳播為主要途徑。此病發(fā)生與溫、濕度關系密切,病菌生長溫度為5~35℃,土溫24~30℃為病菌萌發(fā)和生長適宜溫度。
通過佰佰安全網小編的介紹,枯萎病是真能滅絕農作物的,一經發(fā)現(xiàn)就要及時處理,本網生物災害安全小知識庫中還有很多關于枯萎病的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xù)關注,可以讓種植戶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責任編輯:張小付
2022.09.30 17:20:03
2020.10.03 16:05:07
2020.10.02 14:58:38
2020.10.01 17:52:52
2020.08.29 13:49:28
2020.08.28 17:32:36
04/04引起生物變異的原因是什么?
05/20保護生物多樣性有什么意義?
06/16如何防治農作物蟲害?
06/16地質災害的類型有哪些?
06/12線蟲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06/01軟腐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